基于成功智力理论的高校学生培养对策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v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供大于求”现象同时还暴露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强,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许多用人单位疾呼,毕业生不少,但却挑选不出适合的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直接反映出我国高校学生培养工作中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业能力,忽视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适应现实生活与工作的能力。 成功智力理论,作为新型智力理论中的重要代表之一,超越了传统智力理论的局限,赋予了智力以新的含义。它从智力的功能角度提出了以智力活动的产品或成果——以“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来评判智力。这一理论将个体的智力与其在现实中的表现紧密联系,为以全面发展人为本质目标的学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本文利用成功智力理论的观点,在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特点及应具备素质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基于成功智力的高校学生培养工作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培养原则及培养阶段划分;探讨了利用类似企业中“绩效管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必要性与具体实施步骤;最后,将成功智力的培养内容与我国高校学生的特点与发展规律相结合,将培养工作划分为若干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从而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将成功智力理论运用于我国高校的学生培养实践。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将是知识以及掌握知识的知识型员工。企业中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提高他
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由此而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会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浪费以及经营者道德风险的产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当中,激励性股票期权制度曾经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的一副“良药”,并因此在近一二十年中获得迅猛发展,在西方国家的企业中很受推崇。在我国,中国证监会也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允许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MBO (Management Buyout,管理层收购)作为企业产权改造的一种手段,在国内越来越受到关注,从四通在1999年完成MBO并揭开了中国MBO的序幕后,MBO就在实践中不断的得到发展。然而反对MBO的呼声从未停止过。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把实施MBO理解成为一种企业制度的建立,以解释我国MBO在争议下却迅速发展的问题。MBO是指企业产权的合法的实际控制权转移到内部人(管理层和员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问题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也成为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的新课题。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的关系。我国原有会计准则体系的不完善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虽然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也就在这一系列变化中,企业盈余管理的方法随着准则的变动发生了变化,本文正是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