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Al-Hajj发现人乳腺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存在不同表型,只有一小群表型为ESA+CD44+CD24-的细胞亚群,能在裸鼠体内形成移植瘤,第一次证实了实体瘤干细胞的存在。此后,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前列腺癌干细胞相继发现。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改变了我们对肿瘤的认识。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存在功能上的异质性,只有一小群肿瘤干细胞能形成肿瘤,大部分细胞为非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生成肿瘤时,分裂产生大量的非肿瘤干细胞,重建肿瘤组织的异质性。肿瘤干细胞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根源。肿瘤干细胞可能来源与正常组织干细胞的突变。分离和鉴定肿瘤干细胞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 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高发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的鼻咽部低分化鳞癌,虽然鼻咽癌的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其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50-60%,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导致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鼻咽癌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尚无文献报道,本实验将对此进行探讨。 目前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多借鉴于正常干细胞的标志物。而正常鼻咽上皮干细胞研究不多、其标志物不清楚,直接分离鼻咽癌干细胞存在难度,只能从干细胞功能特性着手。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发现,干细胞能将荧光染料Hoechst 33342泵出细胞外,在流式细胞仪中显示为小群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研究表明,侧群细胞的大部分细胞为造血干细胞,而且,Hoechst染料的泵出是通过ABC转运蛋白ABCG的作用产生。由于在肌肉、骨骼、胰腺等多种组织中都发现SP细胞的存在,并具有干细胞的特性,因此,引起SP表征的ABCG2蛋白被认为是干细胞的通用标志物。我们对鼻咽癌细胞株5-8F和6-10B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NPC中ABCG2+细胞的含量为1—2%,与文献报道的实体瘤细胞中SP细胞为1%—20%相似。为此,我们拟通过分离鼻咽癌细胞株中的ABCG2+细胞,检测其在裸鼠体内成瘤能力,探讨鼻咽癌细胞株中ABCG2+细胞的肿瘤干细胞特征。 第一章 NPC细胞株中ABCG2+与ABCG2-细胞的分选、鉴定及其成瘤能力的比较 1.NPC细胞株中ABCQ2+与ABCG2-细胞的分选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