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F1、FGFR1在大鼠全脑缺血预处理诱导缺血耐受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iang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成纤维生长因子-1(FGF-1)和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在大鼠全脑缺血预处理诱导缺血耐受过程中不同时相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脑保护作用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改良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A、B、C、D 4组,根据设计时间点不同每组分5亚组,每个亚组6只。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仅进行相关血管游离后缝合切口,分别再饲养1天、3天、7天、14天及21天;B组为全脑缺血3分钟预处理对照组,B1、B3、B7、B14及B21亚组分别为全脑缺血3分钟后再灌注1天、3天、7天、14天及21天;C组为全脑缺血9分钟对照组,C1、C3、C7、C14及C21亚组分别为全脑缺血9分钟后再灌注1天、3天、7天、14天及21天;D组为试验组,均做全脑缺血3分钟预处理后,D1、D3、D7、D14及D21亚组分别灌注1天、3天、7天、14天及21天后均再次全脑缺血9分钟。A组、B组和C组均在饲养时间或再灌注时间完成后即断头取脑,D组在最后一次缺血再灌注7天后即断头取脑。在视交叉后1mm及4mm处冠状切面取切片行H-E染色、FGF-1和FGFR-1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的存活情况及FGF-1和FGFR-1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进行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均数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H-E染色切片于光镜下计数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密度,A组和B组无明显神经元坏死;C组和D1、D14、D21亚组可见大量神经元坏死;D3和D7亚组可见部分神经元坏死,其中D3亚组存活神经元数目最多,最接近A组存活神经元数目。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观察见:FGF-1和FGFR-1免疫阳性细胞均表现为棕黄着色,主要位于胞浆。(1)FGF-1免疫阳性细胞观察结果如下:A组和B1、B3、B7、C1、C3、C7亚组的FGF-1免疫阳性细胞稀疏;B14、B21、C14、C21亚组和D组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增多。(2)FGFR-1免疫阳性细胞观察结果如下:A组和B14、B21、C14、C21亚组免疫阳性细胞较少;B1、B3、B7、C1、C3、C7亚组及D组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经过相应的全脑缺血处理后,各组及各亚组之间两两对比显示神经元存活数目及FGF-1和FGFR-1表达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全脑3分钟缺血预处理后,脑组织能对随后致死性的脑缺血能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2)无论全脑缺血3分钟还是9分钟后,FGF-1和FGFR-1在脑组织中表达均有增强,但先缺血预处理3分钟后在不同时间点再缺血9分钟,FGF-1和FGFR-1在脑组织中表达得到更进一步增强;(3)FGF-1和FGFR-1参与了缺血预处理诱导缺血耐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其表达的改变与缺血预处理的神经保护作用相关。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网络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这是一个快餐的时代,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这是一个短、平、快的时代,这是一个插科打诨的时代,这还是一个信手拈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的人们正在变得越来越缺乏耐性,人们正在无边的网络黏性里无力自拔,也正在被巨大的信息旋涡所吞噬。在这样一个独特而多元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支撑下,手机动漫的兴起和发展并不是个偶然。它是对社会文化与通信技术的融合,是对人们所追求的快餐文化、图
目的:初步探索不同大小的感兴趣容积(volume of interest,VOI)在正常子宫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MRS)扫描中对信噪比的影响,以此来确
目的:  探讨临床颈部淋巴阴性(Cervical lymph node-negative,cNO)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unilateral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uPTC)患侧中央区各亚区淋巴结的转移(subgroupso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优化核酸疫苗对慢性帕金森病小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PBS组、空质粒组和优化核酸疫苗组,分别预防接种肌注PBS、PBS、
目的:了解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天冬氨酰(天冬酰胺酰)-β-羟化酶(AAH)在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中表达的定位及表达水平;探讨HIF-1α及AAH在正常妊娠及稽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自体血清联合泪道栓塞治疗干眼与单纯自体血清治疗干眼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确诊为干眼症并住院治疗的54
目的: 1.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RTKI)PTK787对HL-60/SCID小鼠急性白血病模型在小鼠形态、行为、外周血变化、肿瘤细胞浸润及生长
目的: MMP-9是与宫颈癌的浸润与转移生物学行为关系最为密切的MMPs之一。本研究试图检测MMP-9蛋白在宫颈癌从LSIL、HSIL和原位癌,然后到鳞状上皮癌这一动态发展过程中的表
目的:利用DHS定位器结合术前X线测量方法对不规则股骨头病例进行无柄髋关节置换术,并评价其近期效果。 方法:对19例纳入研究范围的髋关节疾病患者用改进不规则股骨头中心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