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TK787抗急性髓系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RTKI)PTK787对HL-60/SCID小鼠急性白血病模型在小鼠形态、行为、外周血变化、肿瘤细胞浸润及生长等方面的影响,探讨PTK787治疗白血病的可能性。 2.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小鼠骨髓微血管密度的变化,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改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3.观察PTK787对骨髓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探讨PTK787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 1.HL-60细胞培养将人类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uman promyelocyticleukemia-60 cells,HL-60)细胞悬浮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隔天换液,一周传代约2~3次。 2.动物模型分组6周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mice,SCID)小鼠40只,雌性,于无特定病原体条件下饲养。按统计学方法将SCID小鼠随即分为5组,每组均为8只,分别为:正常组(不建立模型,不给予PTK787治疗)、患病组(建立模型,不给予PTK787治疗)、50mg/kgPTK787治疗组、100mg/kg PTK787治疗组、200mg/kg PTK787治疗组。 3.移植与给药收集对数生长期HL-60细胞,患病组及治疗组均以腹腔注射方式接种细胞1×107/鼠。建立模型后第1天,各治疗组小鼠通过灌胃方式按照体重每天给予相应剂量的PTK787,正常组和患病组小鼠通过灌胃方式每天给予生理盐水代替。 4.观察各组小鼠形态和行为的改变。 5.选取建模前4天、建模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及第34天(处死时间)为时间点,经过断尾采血法动态检测各组小鼠血常规、血涂片; 6.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表面CD33的阳性表达率。 7.检测患病组及治疗组小鼠腹腔肿瘤重量,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各组小鼠骨髓病理切片。 8.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用兔抗人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factor,vWF)多克隆抗体标记小鼠骨髓内皮细胞,检测各组小鼠骨髓微血管密度。 9.相关数据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 结论: 1.通过接种HL-60白血病细胞株至SCID小鼠,可建立HL-60/SCID小鼠急性髓系白血病动物模型,用于相关研究。 2.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TK787可抑制HL-60/SCID小鼠急性白血病模型中HL-60肿瘤细胞的增殖、扩散与浸润,有一定的抗白血病作用,在每日顿服50-200mg/kg的范围内治疗效果可能无剂量依赖性。 3.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小鼠骨髓微血管密度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骨髓微血管密度是评价新生血管发生的一项重要指标,与恶性血液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价有重要关系。 4.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TK787可抑制HL-60/SCID小鼠急性白血病模型中骨髓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
其他文献
尿酸(Uric acid,UA)既是铁螯合剂也是抗氧化剂,它可能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尿酸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病情严重程度可能负相关,高尿酸PD
目的:应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高血压病人大动脉壁的僵硬度,以此反映动脉的病理病变和功能变化,从形态学和功能指标方面对血管病变程度进行评估,探索有利于规范使用的
目的拟通过建立正常中国儿童CSF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筛选表皮葡萄球菌脑膜炎(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meningitis,SeM)特异性蛋白质,为SeM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同时也
这是一个网络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这是一个快餐的时代,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这是一个短、平、快的时代,这是一个插科打诨的时代,这还是一个信手拈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的人们正在变得越来越缺乏耐性,人们正在无边的网络黏性里无力自拔,也正在被巨大的信息旋涡所吞噬。在这样一个独特而多元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支撑下,手机动漫的兴起和发展并不是个偶然。它是对社会文化与通信技术的融合,是对人们所追求的快餐文化、图
目的:初步探索不同大小的感兴趣容积(volume of interest,VOI)在正常子宫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MRS)扫描中对信噪比的影响,以此来确
目的:  探讨临床颈部淋巴阴性(Cervical lymph node-negative,cNO)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unilateral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uPTC)患侧中央区各亚区淋巴结的转移(subgroupso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优化核酸疫苗对慢性帕金森病小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PBS组、空质粒组和优化核酸疫苗组,分别预防接种肌注PBS、PBS、
目的:了解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天冬氨酰(天冬酰胺酰)-β-羟化酶(AAH)在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中表达的定位及表达水平;探讨HIF-1α及AAH在正常妊娠及稽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自体血清联合泪道栓塞治疗干眼与单纯自体血清治疗干眼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确诊为干眼症并住院治疗的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