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新医改的进行,居民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医院运行模式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看病人口的增加和医疗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发达国家和医疗体系先进的国家已有许多的经验,经过多方分析后,决定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方式。家庭医生是指能够日常服务一部分人的一类医生,这些人与医生签订合约,以便在自身产生非致命性严重疾病时,能够及时给予治疗,或者量身定做调养方案。这种解决方式为大型医院分流出了一大部分患病程度较轻的病人,不仅能够使医院的负担减轻,还能使病人的病痛得到及时的缓解和治疗,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压力。虽然家庭医生模式有很多优点,但目前这种模式的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具体来说主要原因有: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人们的观念所限、医疗服务不全面、病人和医生的积极性都不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可靠的形式,重庆市此种模式的发展也受此影响,本文利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对重庆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由于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推出时间还不长,重庆此方面的研究也就比较少,但以重庆市的规模来说,此模式推广范围相比同等城市的水平来看仍然很低,作为人口千万级别的大城市,居民看病时存在的制约还是很多的,居民看病体验不好,自然会影响重庆的整体发展。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分析重庆市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大力推广上述模式,使重庆市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改善,本文的数据收集来源于北碚区,以这一个区域为例进行研究,具体采集方法包括:分发问卷、面对面交流、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等等,通过这些数据总结出北碚区家庭医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使北碚居民获得更好的家庭医生看病服务,促进这一模式进一步的推广。本文的内容总共分为6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文章写作时采用的方法,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概念诠释与理论工具。具体的阐述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历史根基、理论内涵。第三章为重庆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IAD框架的学理性分析。第四章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证分析包括行动舞台分析、行动情境分析、行动者分析以及IAD框架的外生变量分析。第五章为改进重庆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对策建议。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第一,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更多时候只关注表面情况,对于签约后实际服务质量的关注较少,主要的问题有医生的医疗服务不全面,参与签约的人数不多,使得家庭医生的负担加重,质量自然下降,另外,居民对此模式的重视和信任都不够,签约续约也多凭心情,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第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例如,通过与高校、医院或其他机构联合培养更多医生参与到家庭医生模式中来,完善医生福利政策待遇问题,多多在居民聚集的地方宣传,引起居民关注,设立家庭医保模式,与家庭医生服务挂钩,引导居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