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玛丽(Lucy Maud Mongomery)的代表作,自从被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国读者的广泛喜爱。从上个世纪被译介到中国开始,到现在它的中译本已达到了十多种。本文所选的案例是孙笑语的2011年翻译的版本,该译本以其通俗、优美的语言被中国儿童读者广为接受。长期以来,翻译研究都侧重于对原语和目标语的对等研究,探讨译文对于原文的忠实性。其弊端在于忽视了翻译过程中涉及的许多重要因素。诸如原文作者、译者、目的语接受者等。至此,弗米尔对于传统对等理论提出批评的同时,提出了目的论的观点。他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考虑到影响翻译的各种目的。而且,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可以说,目的论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一种挑战。它不仅能从新的视角对翻译实践进行指导,而且对译作的评析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本文旨在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以孙笑语的Anne of Green Gables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一方面试图评价孙笑语的Anne of Green Gables中译本是否实现了目的论的三原则,另一方面试图探讨在实现目的论三原则的过程中,孙笑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依据目的论的三原则为标准,并且借鉴2004年陈建军的论文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之中文译本的研究模式,从孙笑语的Anne of Green Gables中译本中选取翻译实例,以目的原则、一致原则、忠实原则角度,从词汇、口语词和表达、句子结构、修辞、谚语和文化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和评价,于此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孙笑语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研究大量实例,作者最终得出结论,孙笑语的Anne of Green Gables中译本实现了目的论的三原则,同时在实现他的翻译目的的过程中,他使用了直译、意译、添加、音译、转换和删节翻译方法。借此,通过研究发现,目的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儿童文学的翻译提供可行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