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 CT活性位点分析及其抑制神经胶质瘤迁移的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oss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亚钳蝎(Buthus martrnsii Karsch, BmK)氯离子通道毒素(BmK CT)是一个由36个氨基酸组成、含4对二硫键的短链神经毒素蛋白,与从以色列蝎(Leiurus quinquestriatus)中分离得到的氯离子通道毒素chlorotoxin (CTX)有68%的同源性,它们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可与神经胶质瘤细胞膜上特异表达的氯离子通道和上调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结合,从而抑制其迁移。本课题是在实验室前期对BmK CT结构建模及分子表面静电势分析工作的基础上,研究BmK CT中碱性氨基酸残基对其功能的影响,判断BmK CT与其受体MMP-2作用的关键活性位点。通过构建相互作用的分子模型,阐明蝎氯毒素作用其受体从而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扩散的分子机制,找到功能位点和活性表面的重要残基,深化蝎毒素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研究。同时,本研究采用定点突变、蛋白表达纯化、Western Blot分析、圆二色光谱分析、细胞划痕擦伤实验、明胶酶谱等实验技术,并辅助以上计算机3D复合物结构建模加以分析。实验上,得到了电泳纯的野生及突变体蛋白,每升LB培养液可获得目的蛋白0.2M~34mg。圆二色光谱分析结果表明,BmK CT及其突变体蛋白在208nn的θ(椭圆率)值的绝对值大于222nm处,表明突变体蛋白都是以α-helix+β-sheet型存在的,与野生型BmK CT的结构类型相同。划痕擦伤迁移实验中,当突变体蛋白浓度为0.15μM作用8h时,BmK CTR14K15AA、BmK CTR17A对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的迁移抑制率约为10%左右,明显低于BmK CTK25A、BmKCTR35A对C6细胞的迁移抑制率。明胶酶谱实验中,BmK CTR14K15AA、BmK CTR17A处理组的MMP-2条带亮度高于BmK CTK25A、BmK CTR35A处理组,说明R14K15、R17三个碱性残基位点对于BmK CT发挥抑制MMP-2的活性起重要作用。通过分子建模和表面静电势分析,结果表明BmK CT及突变体分子表面的正电势与其受体MMP-2催化结构域的负电势具备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的条件,且位于BmKCT中α-helix结构上的R14、K15、R17残基对维持整个分子表面的负电势较为重要。在BmK CT及其突变体与受体MMP-2催化结构域对接复合物模型分析中,我们以复合物的静电作用能和氢键的结合情况来分析BmK CT及突变体与MMP-2的亲和能力,BmK CTR14K15AA、Bmk CTR17A与受体MMP-2催化结构域复合物的静电作用能的绝对值和两者之间的氢键个数为五个复合物中最小的,从亲和力方面解释了其空间结构的不稳定性导致其抑制MMP-2活性的原因。综合上述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我们仞步证实了R14、K15、R17位点为BmK CT中关键的碱性氨基酸位点,对BmK CT发挥抑制MMP-2活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本课题组前期利用Swiss-Model、ZDOCK服务器及Insight II2000软件包,构建了以氯通道毒素空间结构为骨架优化设计的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的高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序列和模型。本实验经过对BmK CT基因的定点突变、原核细胞表达及纯化,获得了以上经计算机模拟优化的蛋白,命名为Op-BmK CT。细胞擦伤划痕实验中,当Op-BmK CT蛋白作用浓度为0.12μM、处理时间为20h时,处理组划痕两侧的细胞向中间生长,划痕宽度明显变窄,迁移抑制率约为62%;面当细胞继续培养30h时,随着培养基营养消耗及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作用效果的降低,Op-BmK CT处理组与BmK CT处理组的抑制率均表现下降趋势,但Op-BmK CT处理组的抑制率高于BmK CT处理组约1倍左右,推测是由于优化蛋白在总能量、表面静电作用能等方面比对照组更稳定,从而表现出优化蛋白在抑制迁移方面的优越性,实验上证实了前期我们通过计算模拟构建的这个蛋白在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方面比野生型的活性更高。此外,红色荧光纳米钻石颗粒(Fluorescent nanodiamonds, FND)因具有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表面易修饰、无毒性、光学稳定性等优点,所以非常适合做生物标记和药物的输送载体。本研究通过化学反应将BmK CT与FND偶联,探讨由FND介导的BmK CT抑制神经胶质瘤迁移的新途径,以期通过BmK CT与MMP-2的结合、FND介导的胞吞作用将神经胶质瘤表而的MMP-2胞吞回细胞内,从而达到降低迁移率的目的。细胞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当FND-BmK CT浓度为5μg/ml时,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测到细胞内存在红色荧光颗粒,表明MMP-2介导的FND-BmK CT通过细胞内吞作用可进入C6细胞。划痕擦伤迁移实验,,FND-BmK CT对C6细胞的抑制率较高约为32%,略高于FND和BmK CT处理组。细胞定位实验和划痕擦伤迁移实验都证明偶联纳米颗粒FND的BmK CT能够抑制C6细胞的迁移,北研究为FND-BmK CT抗神经胶质瘤纳米靶向制剂的研发奠定理论及实验基础本研究从分子作用机制层面阐明蝎氯通道神经毒素BmK CT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模式,对其中的功能位点和活性表面的重要残基进行鉴定,从而解释其抑制神经胶质瘤迁移的作用机制,深化了蝎毒素氯通道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研究。同时,本研究从实验上证实了本课题组前期设计的一个优化设计的基于蝎氯通道毒素CTX和BmK CT空间结构为骨架的高靶向性抗神经胶质瘤迁移的分子模型,探讨了FND介导的BmK CT抑制神经胶质瘤的可行性。本研究为抗胶质瘤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具有良好的科学意义及社会经济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早就存在了大量的判例,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重要作用,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判例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就有了判例法,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判例并不属于判例法。
免维护蓄电池(见图1)是近几年来应用在摩托车行业比较常见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由于性能优越,在一些高端摩托车和豪华摩托车上应用较广。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并结合简单的测试工具,
中小企业为我们国家创造税收,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稳定等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小型企业发展又是最为艰难的。在这其中,创业资金不足问题尤其突出,这一问题历来
研究了中间体PPS(丙烷磺酸吡啶鎓盐)、PAP(丙氧基丙炔醇醚)、PDA(二乙基丙炔胺甲酸盐)对镀镍液分散能力和电流效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表面形貌和阴极极化曲线进行
因中方技术能力较弱,外方通常缺乏与中方组建合作研发联盟的意愿,而是选择技术转让.中方企业提高其技术能力的一个主要方式,是与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组建产学研技术联盟,然后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范围,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影响翻译活动的文化、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等宏观因素。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探讨了翻译的定义、翻译研
我们认为镍市基本面出现反复,如果通胀提前来临,或出现二次衰退,镍价不排除进一步下跌的可能,目前情况,整体经济形势不明朗,现货镍也不太乐观,镍市呈现外强内弱的格局,投资者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和重要的组成,影响着区域的生态气候、水文,在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植被盖度是表征植被覆盖情况的综合性
目的:探究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体重200~300 g.对照组(Ⅰ组)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穿线不缝扎;缺
方向把式半封闭正三轮摩托车,对前轮的跑偏现象极为敏感,前轮总成中的各关重零部件的制造及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到前轮中心平面装配后是否还在车辆纵向平面上,前轮中心平面偏离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