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鲫鱼雌核发育异精效应的同工酶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IDYRS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分别对同源和异源精子激发淇河鲫雌核发育胚胎发育过程中7种同工酶(LDH、MDH、ME、EST、SOD、POD和α-AMY)的表达情况、异源精子激发淇河鲫雌核发育子代(异育淇鲫)与其父母本6种组织(心脏、肝脏、肾脏、晶状体、脑和肌肉)的7种同工酶及血清蛋白和肌肉蛋白电泳图谱、淇河鲫与银鲫D系和野鲫三种鱼6种组织的7种同工酶及血清蛋白和肌肉蛋白电泳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 对同源和异源精子激发淇河鲫雌核发育胚胎发育过程中7种同工酶的表达情况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源和异源精子激发的胚胎发育过程中LDH、MDH、SOD和POD同工酶表达上存在明显差异,后者的LDH、MDH、SOD和POD同工酶种类明显多于前者,本文认为是“异精生物学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淇河鲫雌核发育存在异精效应。另外,异源比同源精子激发淇河鲫雌核发育胚胎孵化时间短,异源精子激发淇河鲫雌核发育子代较同源精子激发淇河鲫雌核发育子代生长快,也证实了异精效应的存在。 对异精激发淇河鲫雌核发育子代(异育淇鲫)及其母本(淇河鲫)和父本(兴国红鲤)的同工酶、血清蛋白和肌肉蛋白的电泳图谱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异源子代的血清蛋白、肌肉蛋白和同工酶的电泳图谱与母本淇河鲫相同而与父本兴国红鲤显著不同,推测异源精子的作用可能是在DNA水平上对后代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没有表现在成体同工酶和蛋白质的表达上,但并不代表异精效应不存在。 通过对淇河鲫、银鲫D系和野鲫三种鲫鱼品种不同组织同工酶、血清蛋白和肌肉蛋白的电泳图谱的比较研究表明,淇河鲫和银鲫D系2种鱼都包括有野鲫的基本谱带,淇河鲫和银鲫D系的同工酶、血清蛋白和肌肉蛋白的谱带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有少许差异。本文认为淇河鲫和银鲫的亲缘关系较近,淇河鲫和银鲫都起源于野鲫,同工酶、血清蛋白和肌肉蛋白的谱带微小差异,很可能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绝,适应环境的结果。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赤潮的各环境要素的监测和有关文献资料,探讨了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特征,分析了该海域无机氮、磷酸盐、叶绿素a、COD的时空分布和赤潮生物的组成及生
本文分别运用RAPD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画眉笛鲷、金带笛鲷、金焰笛鲷、千年笛鲷和星点笛鲷等笛鲷属5种鱼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子标记进行了研究。 从14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
对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的三角帆蚌进行3×3杂交试验,对所得的6个杂交群体和3个亲本自交群体从早期生长性能、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方面进行比较研究.1、110日龄时的生长.各群
本文研究了双齿围沙蚕配子的发生过程,配子的超显微结构和受精过程的显微观察以及不同温度和光照时间条件下双齿围沙蚕卵子的生长状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详述了配子发生各
本文对国内外鱼类消化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消化酶生化的角度,探讨了军曹鱼胚后发育阶段主要消化酶的性质。主要研究了军曹鱼胚后发育阶段(仔稚幼鱼)不同日龄不同消化酶(蛋
该文通过所测得的D-loop序列对刀鲚与湖鲚作了种下的系统发育分析,并结合RAPD数据从分子水平上对二者在遗传结构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获得了包括凤鲚和短颌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