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人感知的立体过街设施服务性能评价及优化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放共享的道路系统中人车矛盾突出,行人交通安全引起广泛关注。立体过街设施彻底分离了人车通行权,保护行人过街安全,提升城市交通运营效率。成量的立体过街设施发挥其人车分离的交通功能,但部分立体过街设施服务性能单薄,难以满足行人绿色出行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提升现有和待建立体过街设施的服务性能,本文研究基于行人感知的立体过街设施服务性能指标体系、评价及优化方法。首先,分析立体过街设施的分类及特点,界定了行人感知和服务性能的含义,阐述行人立体过街需求与立体过街设施服务性能的关联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绘制鱼骨图分析立体过街设施服务性能的影响因素,结合指标体系建立原则,构建行人感知的立体过街设施服务性能指标体系。其中包含合理性、协调性、便捷性、通畅性、舒适度与安全感五个层面共16个指标,并给出详细的指标界定与量化方法。其次,分析常见赋权法与评价法的优缺点,选取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作为主客观赋权法,考虑层次分析法难以达到满意的一致性,引入遗传算法修正层次分析法,并建立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计算最优的权重系数。分析灰色关联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在立体过街设施服务性能评价中的适应性,最终建立了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再次,为明确立体过街设施服务性能优化的具体方向,结合博弈论组合赋权表征指标导出重要度,和灰色模糊评价的关联度分值表征指标表现水平,建立改进的IPA优化分析模型,并提出服务性能的优化路径。然后,以深圳市南山区10处典型的立体过街设施为例,通过RP调查与观测统计开展调研并检验调查的信效度。通过遗传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指标主客观权重,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其中无障碍设施齐全度、设施过街方式、设施布设位置和绕行距离增加比例对评价贡献度最高。通过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立体过街设施服务性能,并对各立体过街设施服务性能进行定级。最后,通过IPA模型优化分析定级为C和D的立体过街设施,分析其服务性能的薄弱环节,提出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与优化路径,对待建立体过街设施提出规划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促使着机动化出行比例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的程度。近年来,伴随着“绿色低碳”出行理念的兴起,慢行出行比例日益增加,使得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构建怎么样的慢行交通系统才能让出行者满意”也成为指导相关建设的关键点。目前,我国对慢行交通系统的评价与优化研究较为欠缺,且已有的评价与优化方法主要依赖于专家经验,以客观的建设指标为准则,缺乏对使用者出行需
在停车压力及共享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共享停车应运而生。共享停车策略是通过利用不同用地类型停车需求的差异实施错时共用车位,以提高车位利用率并缓解停车压力的有效措施。目前广泛施行的“点对点”共享停车模式未能够充分发挥对空闲停车资源的挖掘及盘活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索更有效的共享停车模式,此外,在充分利用现有停车资源的同时,应将共享理念引入新改建区域的停车规划建设中,探索面向未来的共享停车模式,对调节停车供需及
学位
高精度的定位已经成为众多领域的共同需求。视觉定位和惯性定位均是低成本并不依赖于任何基础设施的定位方法。视觉方法精度高但计算时间长,惯性定位方法便于实现但精度不高。因此,本文分别从室内和室外两种场景下,结合智能手机中的视频和惯性数据实现了不依赖于任何基础设施,高精度的行人连续定位。在室内场景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约束影像匹配的室内视觉与惯性结合的定位方法,实现了连续、准确的室内定位。这种方法使用智
个体活动指的是居家、工作、学习、出行、休闲娱乐等日常活动。个体活动研究能够为道路规划、商业应用和传染病预防等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个体活动信息的获取依赖于传统人工调查。活动调查结果的精度高,但任务繁重,工作量大,更新周期较长,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内置多种传感器并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利用手机传感器分析个体时空活动成为了活动调查领域一大前沿研究热点。另一方面,室内定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