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与安全路由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an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主要特点以及关键技术做的简单介绍,进一步说明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以及安全方面的研究。其次,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的安全目标以及相关的性能评价指标做了相应的介绍,接着根据各自的特点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的分类。然后详细分析了典型的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E-G方案和q-composite方案)以及典型的层次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基于组密钥的分配管理方案和LEAP密钥管理方案)。通过分析上述几种方案的不足之处,针对性的提出了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和Hash函数的一种密钥管理方案KMBEH(Key Management Scheme based on ECC and Hash),此方案通过这两者相结合来提高密钥参数的安全性。再次,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中常见攻击类型的攻击原理进行分析,并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的特点以及对典型路由协议的介绍与安全性分析,得知,LEACH协议对HELLO洪泛攻击的防御能力非常弱,因此,针对HELLO洪泛攻击的特点,提出融入安全机制的LEACH协议,该协议通过在簇形成阶段添加了通信链路的双向性验证以及节点间的身份验证两个过程,以此来有效的防御HELLO洪泛的攻击,并采用简单的对称密钥机制有效的控制了节点由于两个验证过程而损耗的能量。最后,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本课题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由于山川河流、高楼大厦、雨雪气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通信链路的传输过程中会有快衰落、慢衰落以及多径衰落现象,通过使用中继转发技术能够降低无线通信
随着无线通信的不断发展,涌现了多种多样的异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的接入技术在覆盖范围、容量、传输速率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彼此之间难以替代,因此未来的无线网络发展趋势
压缩感知技术起初是针对离散信号提出的,目前也应用于模拟信号中。模拟到信息的转换是压缩感知应用于模拟场合中首先要解决的任务。本文对模拟到信息转换展开了研究工作。针对
为实现由3G到4G通信时代的平稳过渡,3GPP启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长期演进过程—LTE项目。TD-LTE是基于TDD模式的TD-SCDMA的演进和发展,是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无线通信
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WFRFT)是傅里叶变换的广义形式,具有很多优异的数学性质。随着相关理论的逐步完善,WFRFT在信号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5G技术的到来,大规模MIMO技术得到了 5G技术的理论支持,但大规模MIMO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硬件成本提高,预编码技术复杂度增加,增加导频开销等技术难题。而预编码技术能够
药柱作为一种军工用品,其质量、外形必须严格符合国家军用标准的要求。由于药柱的装药过程复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避免夹杂、缩孔、气孔、裂纹等缺陷的出现。当这些缺陷
为了解决现代社会上经常发生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问题,各地的研究者特别关注不能轻易被盗的个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手写签名作为人体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生物行为特征,在个人身份
随着新的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对频谱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频谱成为稀缺的资源。然而,当前的固定频谱分配政策造成对频谱资源的低效利用,已成为未来无线通信发展的瓶颈。近年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