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空间理论对语篇连贯的动态阐释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篇章语言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兴起和发展顺应了人们对于语言研究的深入认识和进步探索的要求。语言研究不应当只局限于句子平面,不应只研究句子的结构,而应该超越句子的范围,研究句子在语篇中的作用,探究用于交际中的语言,如今这已经成了语言学家们的共识。从篇章语言学创立以来,其研究就不断的得到更新和发展,在语篇研究领域,新观点,新思潮层出不穷。较为引人注目的是衔接和连贯理论。在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的著作《英语中的衔接》问世之后,衔接概念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并被认为是定义准确且对于跨句段语篇分析及其有用的一个概念。然而连贯却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模糊、含混而又“相当神秘的概念”(辛克莱尔,1991),甚至一度被人们所摈弃。连贯概念,作为语篇分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而且常用的术语,它的内涵、外延等反而尚未得到充分且深入的论证。语篇连贯达成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隐喻便是其中之一。包含有隐喻的语篇历来因其生动形象、表达力强和活泼新鲜而备受修辞学家们的青睐,然而富含隐喻语篇也因其表达方式奇特,字面衔接不明显,心理解读距离远等原因而令人们感到难以构成连贯的理解。这也说明,人们在看待作为同一个事物两个方面的隐喻的修辞功能和语篇功能时,往往只是注意前者,而很少将后者纳入自己研究的视野。无论作为语篇立身之本的连贯,抑或是作为语言普遍现象的隐喻,都需要进行跨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本文拟采用认知语义学的研究结果之一——合成空间理论——来探讨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对语篇连贯进行动态的认知的阐释。 本文首先介绍了合成空间理论的认知原理。在这部分的理论阐述和论证当中,本文先从基本的概念界定论起,引出并阐释了动态认知理解中概念整合这一重要的认知活动过程。概念整合指的是一组根本而又普遍存在的心理操作及运动,可以合并构建认知框架,存在于心理空间网络当中,也就是,说话人的指称呈现分配模式当中,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主要用于不同层次的意义建构和解读(Fauconnier,1994)。概念整合动态、灵活而又活跃地存在于思维瞬间当中,并可以和其它通常的认知操作互相作用。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合成空间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指出在语境建构话语意义的过程中,为了正确的把握蓄意表达含义(intended。eaning),听话者除了能够由语言表达即时(cul me)建构思维或心理空间外,还应该能够将不同的心理空间在概念层面上进行整合(blending).本文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合成空间理论的核心构成成分,包括概念整合网络的两种模式,空间合成过程及其图示方法,概念整合的优化原则及强制因素等.通过本部分的论述,本文指出合成空间理论是实时意义建构的一种强有力的认知活动方式. 在接下的第二部分当中,本文详细而深入地论述了对于语篇连贯的探究和理解.本文首先区分了两组对应的概念一话语和语篇,衔接和连贯,然后本文又详细地阐述了几种比较具有影响力的连贯观点和理论.根据不同的区分方法和研究着眼点,可以分为连贯的”成品观’(product-based)和”过程观”(process-based),连贯的”动态观”Wnamic)和”静止观”(static)等等.在综合回顾了各种研究之后,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自己对于语篇连贯的个人理解和尝试性的定义. 在第三部分当中,本文引入了另外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一隐喻,并根据研究范围和方法的不同,简要回顾了西方对于隐喻研究的发展历史和演变.本文指出,作为一个众多学科关注的热门话题,隐喻的认知功能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接着运用源自认知语义学的合成空间理论详细有力地论证了隐喻当中存在的映射和整合等认知过程,说明合成空间理论对于隐喻具有相当的认知阐释力.在这一部分的最后,本文论证了合成空间理论,隐喻及其在语篇层面上建构的连贯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合成空间理论及其对于语篇连贯的动态认知阐释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当中,笔者从隐喻合成概念建构的连贯,利用合成空间理论进行隐喻推理而建构的连贯和在诗体语篇中隐喻的视角空间建构的连贯这三个方面对于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和语篇连贯的认知建构过程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阐释和论证. 在本文的第五部分当中,笔者总结了合成空间理论对于隐喻和语篇连贯的解释力.同时还指出了利用合成空间理论来分析语篇的连贯建构只是其诸多功能之一.合成空间理论还可以用于除此之外的许多研究方面.在这一部分最后,本文还论述了利用合成空间理论来分析隐喻对于语篇连贯的作用这种研究方法,无论是对于话语分析还是合成空间理论本身,都不失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尝试,合成空问理论对于语篇连贯的动态认知阐释力是不言而喻的.
其他文献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calls for active importation of advanced managerial expertise in addition to capital and technology from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
专书研究是汉语史的基础工作,在汉语史各阶段选出若干种有代表性的典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韩非子》是先秦子书中字数最多又比较接近口语的一部书,语料价值大。我
本文讨论的是现代汉语中非对举使用的几种不同的“N不N”格式。文章主要立足于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运用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描写性和解释性相结合的原则,对非
<正> 一、选择题对外交通比较发达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重要条件。据此回答1—3题: 1.汉代丝绸之路最远抵达A.安息B.印度C.大秦D.波斯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地中海东岸
<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其本质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心态体验。不同特性的主体有着不同的情感需要,选择不同的情感对象和手段,从而形成不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委派一些在中国国民党内有重要影响的人物驻节地方。作为中国国民党元老之一的张静江当时即被任命为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从推动浙江现代化经济建设出
<正>或许有人认为,在当今的世界上,真正能称得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并不很多。但是,1972年2月28日正式公布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肯定算得上是一件永载史册的历史性事件。
秦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长久以来外来文化影响,造就了其与关东地区的文化有很大不同的秦文化。本文旨在表现战国中晚期,秦国在婚姻和妇女生活状况方面显示出来的秦文化特点。我
共同受托人与复数受托人、受托人的代理人以及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等概念不同。从共同受托人制度的历史起源、制度功能、法理以及立法等角度看,共同受托人"是在同一信托中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一个是费时、刻意而艰难的过程,从语言学家到普通学习者对此都烦恼不已。尽管人们有所研究,但词汇难度问题仍然悬而未决。由于遵崇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