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补结构“V+得/到/个+C”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fml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得C”、“V到C”、“V个C”是汉语中使用非常频繁的三组述补结构,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成果也是十分丰富的,然而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V得C”、“V到C”、“V个C”都可作为述补结构来使用,对于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却鲜有人提及。为此,本文以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标记化、主观化、词汇化、语法化及语用学等研究方法,试图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对“V得C”、“V到C”、“V个C”三者之间的异同之处及表现进行全面的考察探讨。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将对“V得C”、“V到C”、“V个C”三组述补结构中“V”和“C”进行描写、分析,归纳其性质和特点,并对它们进行分类研究,最后再分析“V得C”、“V到C”、“V个C”各自的句法分布情况。第二章至第三章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等角度分析“V得C”、“V到C”、“V个C”三组述补结构之间的差别。在现代汉语中,“V得C”述补结构发展最为成熟,使用为广泛,因此我们主要采用“V到C”、“V个C”分别同“V得C”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而突出各自的独具的特点。第四章对“V得C”、“V到C”、“V个C”三者之间做一个整体上的比较,主要突出各自的不同特点和一些明显的共性,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V得C”、“V到C”、“V到C”之间的共性和异性。第五章主要探讨“得”、“到”、“个”各自的标记化过程及它们形成的动因机制,另外还探讨了关于二次词汇化问题。本文的特色在于全面地将现代汉语中使用比较频繁的“V得C”、“V到C”、“V个C”三个述补结构放在一起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学者贡献自己的研究成果,一起推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
其他文献
通过对几个常见的教学事故案例的发生原因进行归类及分析,结合压力管理的机理,对教学事故的预防机制的建立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燕麦(Oat)是国际公认的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调节人体免疫能力,改善肠道菌群功能的谷物,其主要功能成分是β-葡聚糖。β-葡聚糖由β-D-葡聚糖苷单位通过β-(1-3)(1-4)糖苷键连
<正> 初中生物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学业评价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业水平,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突破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
随着2011年美国可汗学院的兴起以及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开始风靡中国。除有中国国内的杂志大量介绍有关国外研究基础及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散结法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同时,常伴有脂代谢异常。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的结果表明,严格控制血糖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但不能降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其主要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在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致病特点及不同季节致病菌特点与治疗。方法对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因患脑血管病合并有肺内感染住院患者108例进行随机分组,系统
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是彰显语文核心素养、确保诗歌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诗歌教学中,可在教学文本和学生的期待视域间找到一个“若即若离”的最佳距离,并围绕文本的召唤结构
<正>说起合作社,大家并不陌生。一直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农业组织。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飞速发展,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不可缺少的桥梁。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