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愈发激烈,企业如何在经济局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企业普遍所关心的问题。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已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正走向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21世纪是信息时代的元年,我国信息化浪潮如暴风骤雨铺面而来,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更多的是造成了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企业信息化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企业走向信息化发展道路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企业试图通过加强信息化来提升竞争力,然而由传统生产模式向信息化生产模式转变对企业而言并非易事,需要企业克服以往生产过程中的种种弊端,甚至对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及相关人的利益都要做出较大的变动,不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及难以适应这种变动都将导致信息化建设失败。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ing,企业资源计划,简称ERP)作为市场上普遍盛行的信息化软件产品,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ERP尤如一把双刃剑,正确的实施ERP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突破性的,而错误的ERP实施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灾难性的。ERP实施及系统本身极具复杂性,其涉及企业生产、管理及控制等多方面内容,从而给企业在ERP实施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实施风险。如何保证ERP实施成功已成为学者关注多年的话题,然而ERP实施失败率居高不下,对许多企业信息化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针对ERP实施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相应的不足之处。由于行业及企业特性的不同,国内外管理方法、管理模式、技术基础及社会环境存在差异,导致许多研究理论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限制,对ERP实施的分类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而这种深入主要体现在了不同企业类型,研究视角及具体实施过程等方面。本研究重点关注中小企业ERP的实施风险问题,提出企业实施ERP的全过程应建立在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业务流程管理,简称BPM)思想基础之上,以流程来指导企业生产实践,同时着重提取了企业在ERP实施过程中有关BPM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其中,企业ERP实施前期的BPM为企业提供保障性的作用,中期的BPM为企业提供适应性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企业ERP实施的问题,对流程进行持续优化,而后期的BPM为企业带来提升性的作用。企业应对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管理,从整体上提高企业ERP实施的管理水平,从而有效保障ERP实施成功。此外,通过选取两家ERP实施企业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相关风险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指标的有效性。最后,基于BPM视角提出了企业风险控制的相关策略,为企业ERP实施提供实践指导。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小企业投入到ERP实施行列中,因此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