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传统村落景观中的生态手法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南传统村落地处复杂山地环境,经由千年研究的历史积淀,在适应地域条件上积累了深厚的生态营建智慧,分析陕南传统村落中的生态手法,能够发掘古人营建传统村落的生态智慧,有助于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和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文章以传统村落、村落生态系统及生态手法为理论基础,通过研究陕南传统村落的地域性特征,选取典型村落青木川村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认为传统村落在营建过程中存在“避害”和“趋利”目标,这种“双重”目标需要对不同环境因子做出不同的营建策略回应,最终积淀为传统村落营建中的生态手法。具体研究分三个层次,在宏观选址上,“避害”目标表现为避开洪水淹没区、避开地质灾害区并且选址应位于景观生态安全区域外;“趋利”目标表现为对地形、水文、气候及土壤的适应。在中观景观格局上,“避害”目标表现为聚落斑块及农田斑块对环境的最小干扰,“趋利”目标则表现为聚落斑块、农田斑块及林地斑块对环境因子的适应。在微观乡土技术的运用上,“避害”目标表现为对雨水收集的利用,为减少污染,对乡土技术、乡土材料的运用;“趋利”目标表现为依山就势营建,减少土方开挖及保持自然过程连续性。通过对青木川村的深入研究最终得出30条生态手法。文章研究内容上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包括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综述及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相关概念界定、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研究的三层次关系及相关林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途径,通过研究确立了研究主要目标,并且对研究思路进行了梳理。第三章对陕南传统村落景观特性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陕南传统村落分布概况、陕南传统村落景观构成要素及地域性特征、陕南传统村落景观的生态综述和陕南典型传统村落的选取,通过研究认为青木川村“依山傍水”,村落沿河离散分布,文化上南北文化兼容并蓄,是典型的传统村落。第四章青木川村选址中的生态手法提炼,具体内容包括青木川村概述、青木川村选址概况、以人居生态安全为目标的村落选址中的生态手法和选址对环境因子适应中的生态手法。第五章是青木川村景观格局中的生态手法提炼,具体内容包括青木川村景观格局概述、对环境最小干扰中的生态手法以及对环境因子适应中的生态手法。第六章是青木川村乡土技术中的生态手法提炼,包括青木川村营建材料及细节概述、雨水收集与利用中的生态手法、乡土技术和材料运用中的生态手法、依山就势营建中的生态手法和保持自然过程连续性中的生态手法。第七章是对文章研究的内容及不足进行了总结。论文存在以下两点的创新。创新点一,研究视角创新,本文区别于其他对传统村落的“趋利”研究,认为传统村落在营建过程中存在“避害”和“趋利”的双重目标。创新点二,区别于一般对传统村落的生态智慧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提炼出30条具体的生态手法。
其他文献
<正>结合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分析了保护装置可靠性的评估指标;针对智能变电站通讯报文信息,归类整理得出保护装置七种运行状态;依据马尔科夫法搭建保护装置状态转换模型,最终
青光眼是常见病,我国青光眼致盲人数占全部盲人的5.3%~21.0%,我院采用“显微镜下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重点环节的护理,明显提高了近
鱼的生长速度大多取决于饵料的效率。因此每天消耗的饵料标准量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大容量滚筒洗衣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LMS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法对洗衣机振动情况进行动态响应分析。为了减小机器在水平方向上的振动,创新性地提出在两个前减
水体初级生产力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在渔业实践上都有极重要的意义。按目前采用的方法,水体初级生产力实质上与光合作用强度值相当。因此,表示初级生产量的光合作用强度值可以
十八大对创新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统计工作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成为当今统计工作的迫切任务。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统计工作创新措施。
义乌外向型经济发展快速,但遭遇资源瓶颈,其周边的衢州、丽水等欠发达地市自然资源丰富,但外向型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扩大义乌改革政策的受益面、利用义乌市场平台和
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由于协同学既能反映不同系统在,临界过程中的共同特
根据秀山县农村能源资源分布状况及开发利用供给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方向和开发应用的主要途径、措施。
<正>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和风向标,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思想旗帜,搞好意识形态建设极端重要,它关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