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全世界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首位病毒病原体,人群普遍易感,早产儿、骨髓移植病人、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免疫功能不全患者等高危人群常发生严重感染甚至死亡。RSV感染主要病变累及毛细支气管,亦可累及支气管和肺泡而致RSV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喘憋等,RSV所致肺炎临床表现较危重,病死率高,故受到极大的关注。长期以来,临床上尚无抗RSV药物和安全有效的RSV疫苗问世。“柴葛口服液”是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名老中医依据“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化裁而成,由柴胡、葛根、连翘等天然药物组成。临床上以汤剂应用30余年,证明对病毒、细菌所致的上感、腮腺炎、高热等症有确切疗效。针对小儿服药特点,利用现代制剂工艺,将其改为口感好、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口服液用于儿科临床。本研究通过建立体外RSV感染模型,研究柴葛口服液在体外细胞水平上的抗RSV疗效;在体外抗病毒有效的基础上,建立正常小鼠RSV感染模型,研究柴葛口服液对正常小鼠感染RSV的保护作用。体外和体内均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做对照药物,阐明柴葛口服液抗RS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体外实验用MTT法测定柴葛口服液和利巴韦林对正常Hep-2细胞毒性。设计柴葛口服液和利巴韦林抗RSV感染正常Hep-2细胞,预防RSV感染正常Hep-2细胞和直接灭活RSV三个实验,分别用MTT法测定柴葛口服液和利巴韦林的病毒抑制率。体内实验用RSV滴鼻感染BALB/C小鼠,各治疗组在感染后24h、48h、72h、96h、120h和144h分别给予不同剂量柴葛口服液和利巴韦林灌胃治疗,未经过任何处理的小鼠为空白对照,感染后不给予治疗的小鼠为感染对照。分别在感染后72h和144h取各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治疗组小鼠的肺组织,称肺组织重量,计算肺指数;并用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法检测感染对照组和各治疗组的肺组织病毒滴度;取各组小鼠肺组织作病理切片,常规染色[苏木素-伊红(HE)]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体外实验中柴葛口服液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是143.73μg/ml,半数有效浓度(EC50)是1.01μg/ml,治疗指数(TI)是142.97;利巴韦林TC50是248.78μg/ml,EC50是5.86μg/ml,TI是43.12,柴葛口服液TI是利巴韦林的3.37倍。柴葛口服液和利巴韦林对RSV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而且呈现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关系。柴葛口服液在相对较小的剂量下对RSV A2标准株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疗效较利巴韦林好。体内实验研究滴鼻感染RSV后72h和144h各治疗组肺指数、病毒对照组肺指数和阴性对照组肺指数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柴葛口服液各组与利巴韦林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感染RSV后72h和144h柴葛口服液组肺组织病毒滴度和利巴韦林组肺组织病毒滴度治均较感染对照组明显降低,感染后72h柴葛口服液大、中剂量组和利巴韦林组结果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小剂量组与利巴韦林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感染后144h各治疗组和感染对照组两两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柴葛口服液各组和利巴韦林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柴葛口服液剂量的增大抗病毒效应增强。感染后72h小剂量柴葛口服液与利巴韦林疗效相当,感染后144h小剂量柴葛口服液组和利巴韦林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RSV感染后72h感染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肺组织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主要分布在小气道和血管周围间质,也有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肺泡上皮细胞明显充血、肿胀,甚至坏死、脱落。肺泡隔不同程度增宽,部分断裂,大量红细胞露出,肺泡结构破坏,血管炎性渗出。柴葛口服液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利巴韦林组肺组织病理改变略有改善,阴性对照组肺组织细支气管和肺泡结构清晰,无炎症细胞浸润。RSV感染后144h感染组肺组织可见炎症细胞浸润,上皮细胞轻度肿胀,部分肺泡隔扩张。柴葛口服液组肺组织肺泡结构清晰,少许炎症细胞浸润,利巴韦林组肺组织略有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肺泡隔扩张。结论1.柴葛口服液对正常Hep-2细胞的毒性远远小于利巴韦林的毒性,安全性更高。2.柴葛口服液和利巴韦林对RSV A2标准株感染正常Hep-2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RSV在细胞内的复制作用,柴葛口服液对RSV A2标准株感染Hep-2细胞的抑制更明显。3.柴葛口服液对RSV A2标准株吸附和穿透Hep-2细胞膜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利巴韦林无此作用。4.柴葛口服液和利巴韦林均能降低RSV A亚型标准株A2株感染小鼠肺组织病毒滴度,对肺组织病理改变也有改善作用。柴葛口服液抗RSV和肺组织病理的改善作用优于利巴韦林。5.柴葛口服液是安全、有效的抗RSV A亚型标准株A2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