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早产儿与足月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二版(Peabody DevelopmentalMotor Scales2即PDMS-2)对215例婴儿(早产儿97例、足月儿118例)进行精细运动发育水平测试,并对所得结果精细运动发育商(FMQ)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精细运动发育的抓握原始分和视觉运动整合原始分均随月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龄段FMQ(矫正前)、FMQ(矫正后)、FMQ(足月)不同,(F=25.135P<0.05;F=28.634P<0.05;F=12.151P<0.05);2)早产儿FMQ(矫正前)89.58±5.43显著小于足月儿FMQ(足月)93.90±6.65(t=5.142P<0.05);3)精细运动的抓握标准分低于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d=-1.00±1.24,t=-11.881P<0.05);4)早产儿的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的标准分均落后于足月儿,(t=4.695P<0.05;t=4.385P<0.05);5)无论早产儿还是足月儿,均有抓握相当月龄和视觉运动整合相当月龄小于婴儿月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FMQ受到胎龄、出生体重、是否试管婴儿、进食能力训练、身高、体重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论婴儿期精细运动的发育随年龄的增加不断发展,6月-1岁期间,精细运动发育的速度逐渐减慢;早产儿精细运动发育落后于足月儿,且抓握能力发育较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发育落后;孕期加强保健延长胎龄增加出生体重、生后有意识通过进食能力训练加强动手能力的提高、保持适宜的生长发育对精细运动的发育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