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危害社会发展的毒瘤,腐败严重扭曲市场、破坏法制建设、扰乱社会秩序,腐败给国家安全、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对经济秩序、政治稳定、法律制度建设也形成严重的威胁。可以说,贪腐行为滋生的各类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破坏影响了社会发展大局。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反腐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重点与难点,当前将权力关进笼子里与“为民、务实、清廉”的权力使用方式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新期待新期盼,党和政府也下大力对腐败进行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为了防止治腐成果出现反弹,就必须要建立其相应的制度进行保障,形成长效机制。廉政账户制度是一种由地方发起的,自下而上、由点到面的反腐方式,该制度自施行就受到政府、学界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然而对该制度引发的保存与废除的争议也从未停止。相较于其他反腐制度,廉政账户制度经历了“实施推广——质疑撤销——再次推广”三个不同阶段,与此对应的是对于该制度的探讨也呈现出“支持——反对——争论”的现实困境,当前,廉政账户制度正处在二次蓬勃发展阶段,而与现实对接,合理分析、解释该制度的存废争议背后的逻辑也成为一种必要,这不仅是政府反腐对合理解释现实困境的需求,更是一种学术问题思考的探讨。本文主体共七个部分,其中第一章至第五章为论文主要内容。通过五个章节梳理廉政账户渊源及制度发展,廉政账户制度所引发的存废争议,通过挖掘背后的理论解释来重新进行对廉政账户的重新审视。其中第一章具体梳理我国廉政账户制度实务界的发展脉络,从浙江省宁波市2000年最开始设立推广廉政账户制度,到质疑撤销(2001——2010),再到重新推广(2011——今),将该制度的曲折变迁过程完整呈现;第二章与实务界廉政账户制度曲折发展对应,介绍廉政账户制度存废争议的发展变化,关于廉政账户制度的存废观点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人道论、违法论、投机论找出制度变迁中发展的规律及争论的核心点;第三、第四章对廉政账户制度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进行逻辑分析,第三章主要是对腐败成因的探讨,围绕道德人与理性人争论进行存废争论的人性分析,第四章是基于文化路径及法治路径对廉政账户制度的制度有效性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存废观点的不同路径逻辑;第五章是对廉政账户制度争议的系统梳理,综合道德人与理性人、文化路径反腐与法治路径反腐,立足现实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整合争议,通过对争议背后逻辑的阐释以期达到对廉政账户制度的客观公正评价,并在最后提出完善廉政账户制度的可能性建议。文章最后提出,单纯肯定或片面否定廉政账户制度都是有偏颇的,廉政账户制度的存在符合当前的文化背景与制度需求,但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缺乏相应约束的制度设计也确实纵容了人性贪婪的一面,惟有增强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相应反腐法律机制,加强道德建设,才能在多管齐下中实现廉政账户制度的设计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