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本是最纯净的地方,但是近年来,经济政治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导致小学生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财产安全都受到欺凌行为的伤害,而且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遭到破坏。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13亿人口中,小学生占据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我国共有在校小学生共计9913.0万人。然而,每一个学生背后就有一个家庭,欺凌事件发生后,受影响的不仅是当事人还有整个家庭、亲戚朋友等。欺凌行为的危害范围很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财产安全受到伤害,且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遭到了破坏。目前众多的欺凌事件呈现低龄化的发展态势,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XX小学的校园欺凌问题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分析研究济南市某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现状,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角度分析了产生小学生校园欺凌的原因。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我国现阶段对小学生校园欺凌的防治措施,归纳现阶段的小学生校园欺凌防治措施的不足,提出防治小学生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对校园欺凌的概述。该部分先进行了概念界定并且总结了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以手段和性别为维度,分析了欺凌的分类与表现形式;从社会、学校个体三个层面分析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欺凌易导致学生身心受害、影响正常的学校秩序、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第二章是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调查方法,以山东省济南市XX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与表现形式为切入点,从旁观者、被欺凌者和欺凌者三个视角出发,调查分析了欺凌行为的认知、形成欺凌行为的时间、欺凌行为的场所、欺凌行为的频率、对欺凌行为处理的方式等几个方面。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小学生。为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我又对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访谈。第三章以调查结果为起点,从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体四方面阐释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以及法律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校园欺凌。学校方面而言,主要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心理健康教育薄弱、防治措施不健全等;父母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的和睦程度、家长自身的素质与价值观、家庭结构等都对孩子行为偏差有影响;学生心智不成熟、缺少理性思维,习惯性地采取武力解决问题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第四章根据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提出有效的对策。国家应建立反校园欺凌法;各省市要构建反校园欺凌协同治理机制;学校应完善预防机制和规章制度。学校要确立防治校园欺凌的意识;健全欺凌行为处理机制;对校园欺凌进行定期总结与追踪。强化家长的教育责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加强家校合作,做好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工作;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反校园欺凌体系。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远离欺凌行为;引导学生树立反欺凌意识,从源头上防治欺凌行为;帮助学生掌握处理欺凌行为的技艺,提升应对欺凌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