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侦查与反侦查的较量中,罪犯的作案技能与水平逐渐提高,面对挑战,侦查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侦查水平和科学技术应用能力,充分了解犯罪现场,挖掘犯罪信息。但是当今人才培养方式和现实工作分工的局限造成了侦查员和技术员的相对分离,两者结合的不足又造成犯罪现场痕迹得不到充分收集和综合利用,这给侦查破案造成了较大障碍。使一些本能够短时间破获的案件久拖不决。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根据多年现场勘查和痕迹检验工作经验,借鉴国内外专家观点和方法,结合法律专业知识,从痕迹学、证据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犯罪现场痕迹的概念、特点、分类、收集方法,并就如何利用这些痕迹进行犯罪现场分析进而重建犯罪现场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想法,最后借鉴证据法的相关理论就如何对犯罪现场痕迹审查评断进行了简单论述。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犯罪现场痕迹概述,首先阐述了犯罪现场痕迹的概念和历史发展情况,其次,对犯罪现场痕迹信息进行分类,主要是按照存在形态将其分为犯罪现场物质痕迹、犯罪现场意识痕迹和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再次对每一类痕迹的特点进行总结,然后总结了我国法律规定的十种收集方法:询问、讯问、辨认、勘验、检查、搜查、扣押、提供与调取、实验、鉴定,最后对犯罪现场痕迹综合利用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收集犯罪现场痕迹刻画犯罪的基本方面,犯罪现场的基本方面主要包括犯罪侵害目标和损失、作案地点、场所、作案时间、作案现场出入口、作案人数、作案工具、作案手段、作案动机和目的以及作案人的个人特征等,对于每一方面,笔者都从现场意识痕迹、现场物质痕迹和现场心理痕迹分析推断,期间列举数个案例进行说明。第三部分,综合分析,刻画犯罪的主要方面,在对犯罪的基本方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运用三类犯罪现场痕迹刻画犯罪的主要方面,包括现场伪装情况、作案人在现场的活动过程、案件性质、系列犯罪情况和侦查方向与范围等。第四部分,利用犯罪现场痕迹进行犯罪现场重建,首先引用了美国“犯罪现场重建协会”和李昌钰博士犯罪现场重建的观点和方法论述了现场重建的内容和步骤,然后运用这一理论对笔者曾经办理的一起杀人案进行现场重建。第五部分,犯罪现场痕迹的审查评断,借鉴证据法中证据证明力的审查评断方法对现场痕迹进行审查,先后论述了现场痕迹的真实性审查、证明价值的评断、形式逻辑的审查以及证明力审查评断的步骤,最后分别对三类现场痕迹证明力的具体审查评断进行了总结。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力求将侦查学、痕迹学和诉讼法、证据法相融合,对犯罪现场痕迹的特点、分类、证明力等进行研究,从而达到综合利用来刻画犯罪,重建犯罪现场的目的,但是由于才疏学浅,仅希望能对侦查破案提供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