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化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内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国内各个典型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经济聚集与辐射的中心,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物流系统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撑力量。加强区域物流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成为振兴区域(国家或地区)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追求的重要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着眼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重要战略目标。协同发展是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动因,在区域物流发展中,需要重视区域物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即促进区域物流供给、需求和环境之间的协同发展。只有在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物流环境之间协同发展内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等制定相应的物流规划,才能有力地促进区域物流及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作为研究选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概念及架构,阐述了该耦合系统的主要特征及运作模式;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分析了该耦合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和机制,建立了该耦合系统各主体之间的适应性学习模型。(2)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机理研究。对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含义、性质、目标及原则进行阐述,并对其协同发展的内容与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演化的理论模型。(3)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等方法对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效果进行评价。首先建立该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的DEA模型,之后应用相关理论计算出各子系统内和子系统之间,以及整个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协同效度”、“发展效度”和“协同发展综合效度”,对其协同发展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将该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4)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包括重视区域物流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物流供需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采取区域物流共同化等协同运作策略、建立政府各部门间的协同运作机制和完善相关物流法律法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