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甘肃民众教育研究——以民教馆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e31415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初年,甘肃文化教育落后,在甘肃省政府与知识分子的努力之下,民众教育在甘肃萌芽,一些民教设施初步设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民众教育作为一项国家强制推行的事业在全国各地展开。甘肃的民众教育事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民众教育馆是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大力推广的事业,是实施民众教育的中心机关。甘肃省民教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27-1931年的初设时期,1932-1936年初步发展时期,1937-1945快速发展时期,1945-1949年的保持缓慢发展时期。甘肃各民众教育馆成立后,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章程规则,其组织、人员与经费均在国民政府的管控之下。全面抗战爆发前,民众教育馆的民众教育工作,主要集中于各种常规的馆务活动,各项事业均发展缓慢。通过图书展览、识字运动、卫生健康宣传、电影戏剧等活动,民众教育馆为大众提供读书机会,引发了民众的读书兴趣,扫除了部分文盲;同时注意民众体育的训练,推行新生活运动,发挥教育的力量,改良了社会的风气。全面抗战时期,甘肃作为抗战大后方形势较为稳定,民众教育馆积极进行民众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成效。甘肃各省立、县立民教馆直接以基层民众为施教对象,向民众普及文化知识,动员民众抗战建国,它深入基层社会的方式很有代表性。民教馆将各个民教机关团体与政府机构及学校教育机构紧密联合起来,通力合作推行战时民众补习教育以支持抗战建国;民众教育馆利用各种娱乐的方式进行民众动员,包括戏剧、电影、广播等形式,寓教于乐,宣传抗战知识,培养了民众的爱国意识;民众教育馆为动员民众支援抗战,经常举行献金、募捐运动、展览会等集体仪式,利用集体仪式使民众产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情感,同时达到了动员民众与社会认同的目的;民众教育馆还通过生产教育训练民众掌握各种生产技能,以开发物力,安定生活,接济前方战事需要;民众教育馆还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众教育,加强民众自卫力量,抵抗外国的侵略渗透,促进了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民国时期,政府通过民教馆这一机构建设,加强了国民政府与民众的联系,及其对甘肃边疆地区的控制,它所进行的战时民众教育与动员工作,有力的支持了国家的抗战力量。
其他文献
[目 的]采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揭示足底切口疼痛模型小鼠外周血中CD11b+细胞及亚群在术后疼痛中的作用,验证骨髓来源LY6G+CD14+细胞亚群在足底切口疼痛中的作用。[方 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足底切口疼痛模型组和假损伤组。在小鼠右后爪由足跟部向趾部纵向切开构建足底切口疼痛模型,观察脚掌切口的变化。测量小鼠机械痛和热痛阈值。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脚掌组织中CD11b+细胞和CD
学位
[目的]为解决临床上大面积骨缺损修复困难的问题,本研究采用骨组织工程策略,使用液晶态胶原复合部分脱蛋白骨制备新型骨移植材料,对材料体外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含氮量测定、孔隙率测定、力学检测等相关检测,并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复合支架,探究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性能等,为下一步动物体内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按文献方法制备液晶态胶原并确定使其与PDPB复合的最佳浓度,
学位
“匿名揭帖”一词始见于明清时期,它是内阁直达皇帝的正式官方文书——揭帖在民间异化的产物,可视为隐匿自己姓名,或捏写他人姓名写就的揭帖。由于其自身的隐匿性,匿名揭帖具有揭发不法行为、检举不法官员、攻讦仇隙对象等独特功能,成为独立于明清两代官方信息传播途径的非正常手段,在民间被广泛应用。明清时期匿名揭帖案件数量可观,根据对明清两代的匿名揭帖案件的数据统计,其数量上的变化趋势主要集中于王朝的中后期。明代
学位
[目的]通过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19Del/21L858R)并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一线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与EGFR敏感突变患者靶向治疗预
学位
[目 的]探讨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它们与不稳定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寻找影响冠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方 法]收集自2020年1月01日至2020年06月30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收治的ACS
学位
[目的]探究微骨折术对半月板白区与红白区纵裂的修复愈合作用,为临床半月板损伤的微骨折术治疗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取3只成年滇南小耳猪于麻醉下行股动脉穿刺术,注入明胶-印度墨汁溶液,灌注完成后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HE血管染色检测半月板的血供分布。②取45只成年滇南小耳猪,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9只,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C、D、E组分别行双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的红白
学位
[目 的]将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相比较,探讨血清Gal-3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 法]入组2018-2019年因慢性心力衰竭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南院区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共57例患者为实验组,以及同期在我院住院部及门诊体检的健康者51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受试对象常规生化指标,并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Gal-3、NT-pr
学位
北魏政权在河北地区的政区规划经历了由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逐渐向东推进至滨海地带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北朝时期河北东部地区地缘格局以及社会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北魏统治者在政权建立初期对于河北地区的统治主要集中于中山、邺城、信都这几个位于太行山东麓出口的据点城市,意在保障首都平城与东部平原之间交通的通畅。相比而言,北魏初期的统治者对于河北东部地区的统治相对薄弱。北魏中期,辽东与青齐地区先后被占领,河北东部地
学位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参数与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的气道壁参数的相关性及气道壁参数对肺功能变化的相对贡献。[方法]将80例慢阻肺患者根据新版的慢阻肺全球倡议分级分为4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肺功能测试及胸部CT扫描,同时选取50个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测量双侧上叶肺尖段支气管的管壁厚度、支气管内径及伴行肺动脉直径,并计算支气管管壁面积占管腔面积百分比。然后
学位
太极宫是唐长安城“三大内”中建造时间最早的宫城,曾是唐王朝的政治中枢,具备多重功能,有唐一代,太极宫的功能发生过诸多变化。本文旨在对太极宫功能的嬗变进行具体探索。目前学术界对太极宫的研究较为丰硕,但不够系统和深入。从历史的角度看,太极宫功能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武德元年(618)至龙朔三年(663),太极宫作为唐王朝唯一的皇宫,功能全面,在居住、政治、礼仪、宴乐方面均处于中心地位。龙朔三年(663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