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霉菌代谢产物及其抗荔枝霜疫霉活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d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用对峙培养法进行荔枝霜疫霉拮抗菌的筛选中,发现得自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白地霉菌(Geotrichum candidum)菌株SC0581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为了寻找抑菌活性成分,对这株菌的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   将该菌株菌丝体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对其发酵培养物用95%乙醇提取,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分部。对分部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对有拮抗荔枝霜疫霉的氯仿萃取部分、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硅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HPLC分别进行分离,共得到了8个化合物(1-8)。应用现代光谱技术(UV、ESI-MS、HRTOFMS、1D NMR、2D NMR)鉴定了这8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的环肽类化合物,结构为环(苯丙氨酸-氮甲基酪胺酸)[cyclo(phenylalanyl-N--methyl-tyrosyl)];其它化合物分别为尿嘧啶(uracil,2)、胸腺嘧啶(thymine,3)、焦儿茶酸(pyrocatechuic acid,4)、3,5-二羟基苯甲酸(3,5-dihydroxy benzoic acid,5)、4-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6)、7,8-dimethylalloxazine(7)和亮氨酸(leucine,8)。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地霉中得到。   采用管碟法试验化合物的抗荔枝霜疫霉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进一步用Alarma blue法测定化合物1的抗荔枝霜疫霉活性,结果显示其抑菌中浓度IC50为174.6μg·ml-1,活性略强于阳性对照酮康唑。其余化合物对荔枝霜疫霉无明显抑制活性。   采用咸水虾(Artemia salina)致死试验检测化合物的毒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表现出很微弱的毒性,其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625.9μg·ml-1。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线粒体基因转录机制和人类线粒体疾病的深入研究,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mTERF)家族的功能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mTERF蛋白最近被定义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家族第
2019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发布的实践指引和指南是对2010年版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指南的更新,从而在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为AIH的诊疗提供指引,并在系统回顾文献和证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一种复杂的炎症性疾病,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腹痛.由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CP的主要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疼痛.内科保守治疗(包
该指南为欧洲胃肠内镜学会(ESGE)的官方声明,涉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不良事件的定义、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和管理等内容.主要推荐建议如下.该指南基于
Lipocalin 蛋白质家族是指一些分泌到细胞外的小分子蛋白质(长约 160-180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一个大的蛋白质家族,其成员遍布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和细菌中。Lipoca
目的 研究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的临床特征、肌电图、肌肉病理及诊断学方法.方法 总结2008-2011年住院的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肌电图、肌肉病理
具有芳香特性的都市森林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绿地系统之一。对都市森林中的芳香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可以为城市森林营建、改造和管理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小非编码RNA,长度约16-28nt。研究表明,miRNAs在神经系统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异常与多种神经发育疾病相关。在前期研究中,我们鉴定了Tar-DNA bindi
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集胞藻(Snechocystissp.)PCC6803是一种单细胞蓝藻,既可以自养生长,也可以利用葡萄糖异养生长,是蓝藻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