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聚肌胞(polvriboinsine-polyribocyaidylic acid, polyI:C)是由肌苷酸和胞苷酸聚合的双链RNA,它能够诱导人类细胞和动物细胞产生干扰素,并且通过干扰素活化和协调免疫细胞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肌胞(polvriboinsine-polyribocyaidylic acid, polyI:C)是由肌苷酸和胞苷酸聚合的双链RNA,它能够诱导人类细胞和动物细胞产生干扰素,并且通过干扰素活化和协调免疫细胞的功能,属于免疫型抗肿瘤药物。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polyI:C对小鼠前列腺癌细胞(RM-1)的直接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体外实验:采用MTT比色法检测polyI:C对RM-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DNA琼脂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olyI:C对RM-1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RT-PCR技术检测polyI:C对RM-1细胞Bcl-2、Bax和Caspase-3的mRNA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olyI:C可以使细胞发生G1期阻滞,并通过影响Caspase-3、Bcl-2和Bax的mRNA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形成特异性的DNA断裂条带,最终抑制RM-1细胞增殖。体内实验,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瘤重抑制率;采用HE染色观察前列腺癌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观察polyI:C对前列腺癌组织内Bcl-2、Bax、Caspase-3及VEGF和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TUNEL染色技术观察前列腺癌组织的凋亡细胞。结果表明,polyI:C通过影响小鼠前列腺癌组织内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并通过影响VEGF和eNOS蛋白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组织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
脂肪组织不仅是储存脂肪的场所,还是一个功能活跃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脂肪因子。其中有的是近几年发现的,有的则是早已发现但在最近几年才发现其
背景和目的 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良性肿瘤,其自然病程较为特殊,大多数血管瘤有一明显的早期快速增生期和缓慢的自行消退期,目前其发生发展和消退的演变机制尚不明确,治疗
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15日上午在北京闭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此次对话非常成功,双方的讨论“坦率而富有成果”。 $$ 吴仪
清华大学的校歌里有句歌词:“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简言之,胸襟与见识是人的精神涵养,它为先;做文章的技巧,其次。在此基础上的立德立言、建功树业,才可能无问西东
为提高毫米波雷达与摄像机联合标定的标定精度并缩短标定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毫米波雷达与摄像机的联合标定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直接建立毫米波雷达
母猪配种是猪场常规工作,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关键。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管理好母猪的发情和受精过程,把握好发情刺激、应激因素、受精时间、精液品质等细节。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社会生活方面,在教育方面也十分突出。小学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PIC与溅射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阳极层霍尔推力器的阳极磁屏蔽对内磁极刻蚀速率的影响.通过磁屏蔽技术,改变了阳极表面的磁场位形分布,提高了推力器磁镜场的磁镜比和中
目的 分析青少年股骨头骨骺滑脱的临床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6-12诊治的13例(14髋)股骨头骨骺滑脱,9髋稳定股骨头骨骺滑脱,5髋为不稳定股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