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测针刺偏头痛患者的患侧液门穴在不同时间点对其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参数变化,探讨针刺液门穴对偏头痛患者的血流速度及PI和RI影响及为临床应用此穴治疗偏头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0例符合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其他疾病的偏头痛患者,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31.97±4.01岁,受试者皆为自愿参加,在室温20~26℃、湿度44~56%的环境下,嘱咐患者休息10分钟,等待其体征平稳后让受试者保持仰卧位,检查侧的颞窗充分暴露,使用探头频率为2.0MHz的德国EME公司制造的companionⅢ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探头置于颞窗,采样深度为50~60mm,探及MCA后,使用直径为0.35mm,长度为40mm贵州安迪药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其液门穴,分别在进针前(进针前10分钟)、进针时(针刺得气后)、行针时(留针后15分钟)、出针时(留针后30分钟)、出针后10分钟五个时间点测取并记录MC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的数值,将所有测得的数据输入SPSS19.0软件系统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进针时(针刺得气后)和行针时(留针后1 5分钟)偏头痛患者的患侧MCA的Vs、Vd、Vm、PI、RI与针刺前10分钟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统计学分析,出针时(得气后30分钟)和出针后10分钟偏头痛患者的患侧MCA的Vs数值较针刺前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3、经统计学分析,出针时(得气后30分钟)和出针后1 0分钟偏头痛患者的患侧MCA的P I数值较针刺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统计学分析,出针时(得气后30分钟)和出针后10分钟偏头痛患者的患侧MCA的Vd、Vm、RI与针刺前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经统计学分析,针刺偏头痛患者的患侧液门穴对健侧大脑中动脉的Vs、Vd、Vm及PI、RI在进针时(针刺得气后)、行针时(得气留针后15分钟)、出针时(得气后30分钟)、出针后十分钟与针刺前10分钟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偏头痛患者的患侧液门穴可以有效降低其患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的血流速度,同时能改善其大脑中动脉的血管顺应性,在临床中遇到由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增快而导致的偏头痛患者建议选液门穴用于治疗该病。2、针刺偏头痛患者的患侧液门穴对于偏头痛患者对侧大脑中动脉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建议选择液门穴治疗偏头痛时可患侧取穴而不需要双侧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