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水沙变化与森林破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00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与水之间的关系是当今林学和生态学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是植被的重要生态功能,不同的气候带不同尺度森林对水文的影响是不同的;在较大的尺度上如何认识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的作用是尚待解决的问题,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岷江上游流域面积2.50×10~4km~2,区内地表起伏巨大,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特殊的地貌条件导致区内气候、植被和土壤较为复杂,具有地带性分布的特征。对岷江上游这个复杂的大流域进行森林水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岷江上游径流是成都平原的灌溉水源,对中下游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建国至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该地区森林的大规模开采,成都平原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上游来水量逐渐减小,丰水期洪水流量增大,春季枯水流量减小易造成水稻播种困难,河流泥沙含量升高。因此研究岷江上游森林破坏与河流水沙变化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搜集的森林砍伐资料和岷江上游水文数据,结合降水数据,研究了岷江上游水沙变化与森林破坏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岷江上游森林破坏与岷江上游来水量变化是呈正相关的,森林破坏是引起岷江上游来水量减少的重要原因,该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下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增加年径流量的理水功能。 (2)岷江上游森林破坏与洪水流量变化是呈负相关的,而与成灾的大洪水发生概率是呈正相关的。岷江上游森林林分结构较好,林冠层可截留雨季降水,林下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可吸收雨季降水,从而具有减弱洪水流量的理水功能。但在流域前期降水后,森林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含水量已经达到饱和的情况下,森林拦蓄洪水的功能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而且森林储存前期降水量也可能叠加到二次降水径流中,可加剧大洪水发生的概率。 (3)岷江上游森林破坏与枯水流量变化是呈正相关的,岷江上游森林破坏是引起枯水期径流减少的重要原因。 (4)岷江上游森林破坏与年内洪枯比值是呈负相关的,岷江上游森林破坏影响了森林调理水量的功能下降,导致水量年中分配越来越不均,形成汛期洪涝灾害加剧,非汛期易发生干旱的后果,对中下游的农业生态安全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5)岷江上游森林破坏与河流泥沙含量变化之间是呈正相关的,岷江上游森林破坏使该地区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功能减弱,使进入河道的泥沙来源增多,是导致岷江上游河流泥沙含量增多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国际投资仲裁实践逐渐打破了《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的公约》所确立的有节制的国际投资仲裁体制,形成了国际投资仲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当
慢性盆腔炎系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以及盆腔脓肿。其病变可局限于一个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要成为可能,必须要有资金的支持,因此融资制度对一国或地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虽然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间接融资仍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如何提高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各项功
抵抗结构的上拔荷载目前已成为工程建设中一个经常面临的问题.采取压重式的抗拔措施增加了土方量或砼量,因不经济而较少采用.经常采用的措施是使用抗拔桩或抗拔锚杆.由于目前
目的 检测IL-1β和Bcl-2在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IL-18和Bcl-2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选用Hul
<正>一、计划成本核算法计划成本核算法是指存货的日常收、发、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以计划成本计价和核算,期末再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及期末存货的计划成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进行研究,认为:现行模式分为“省队校办”模式和“混合型”模式两种,“混合型”包括“一般混合型”和“强力混合型”,“一般
公共道德例外作为GATT第20条所有例外项目中的第一项,体现了WTO成员在倡导和追求自由贸易的同时对于其历史、文化、社会、伦理等观念所体现的核心价值的维护。在文化贸易中,
本文针对学术界关于是否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而引发的争议,从维持养老基金安全角度,对退休年龄这一政策变量进行研究,同时兼顾就业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分析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