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行为干预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建立切合实际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满足艾滋病预防领域的效果评估需要,促进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展,遏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的趋势。同时应用构建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和分析不同地区的干预模式,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女性性服务人群、吸毒人群和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为我国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中长期规划和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复习法、专家论证法、Delphi法用于构建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利用现场调研的方法评估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实际效果,并进行了效果分析。最后采用知情人访谈、专题小组讨论、典型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复习法,总结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同时借鉴国内外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有效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提出了女性性服务人群、吸毒人群和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构建了以艾滋病相关健康行为倾向、行为促成、行为强化和行为改变四大类指标为主要结构的具有层次性的指标体系。最终确定的女性性服务人群和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相同,包括行为倾向、行为促成、行为强化和行为改变;二级指标相同的有知识、健康行为的信念、健康行为的动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卫生机构服务利用、政策法规、内部强化、外部强化、求医行为改变和性病艾滋病患病率,不同指标女性性服务人群有性行为改变,吸毒人群有吸毒行为改变;女性性服务人群三级指标有40个,吸毒人群有37个。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行为倾向、行为促成和行为强化,二级指标有知识、健康行为的信念、健康行为的态度、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健康教育服务利用、政策法规、内部强化和外部强化,三级指标有21个。(2)确立了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权重。①女性性服务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624、0.2472、0.2289、0.2596;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622、0.3277、0.3101、0.3346、0.3332、0.3322、0.4989、0.5011、0.3344、0.3312、0.3343。②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598、0.2446、0.2360、0.2596;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584、0.3273、0.3143、0.3291、0.3298、0.3410、0.4976、0.5024、0.3504、0.3107、0.3389。③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360、0.3400、0.3240;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573、0.3091、0.3335、0.3328、0.3159、0.3513、0.4846、0.5154。(3)在湖北、江苏和福建三省的5个地区,应用构建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进行了现场评价。①女性性服务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实际评分结果为:武汉、襄樊、南京、常州和福清市的实际综合得分分别为86.08、82.06、74.77、75.65和75.67,其中武汉市的实际综合得分最高,南京市的综合得分稍低。②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实际评分结果为:武汉、襄樊、南京、常州和福清市的实际综合得分分别为85.13、82.26、84.81、72.86和77.16,其中武汉市的实际综合得分最高,常州市的综合得分稍低。③武汉市某初级中学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实际得分为61.22(4)基于现代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式和艾滋病行为干预中的主要理论,提出了女性性服务人群、吸毒人群和青少年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研究结论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了几点结论与相关建议:(1)基于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式和主要的行为干预理论,构建了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标体系。根据目前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发展的现状,从多水平、多维度上构建了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2)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了评价。从评价指标体系的四大部分来看,不同地区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存在共性的问题:在艾滋病相关健康行为的倾向和强化方面,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效果相对较好;而在行为促成和行为改变方面,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效果相对较差。尤其是普遍存在多部门合作不畅,投入的经费不足,发展的同伴教育员人数较少,VCT自愿咨询率普遍较低,基层干预工作人员的人力缺乏等现象,提示在今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中,应重视并解决艾滋病预防政策、领导开发、多部门合作的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等关键问题。(3)不同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需求分析。不同人群对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有不同的需求,提示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中,需要强调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和行为特点。(4)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式是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一般模式。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式是一种以环境改变、行为、政策干预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有利健康选择的多元性健康促进模型。艾滋病的传播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其本质是一种行为疾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人们的危险行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根据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式的观点,在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应主要针对倾向、促成、强化因素进行多维度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同时,应在个体水平、人际之间水平和社区水平上进行多水平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创新之处(1)探讨了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在借鉴系统论、现代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式和主要行为干预理论的基础上,在个体、人际之间和社区水平上建立了指标体系的框架,并在艾滋病相关健康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以及行为改变四个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效果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筛选。(2)构建了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第一次采用科学的方法较为系统全面地构建了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择涵盖了行为干预理论的主要构成要素,使指标体系的建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3)比较全面地探讨了不同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通过对调查地区实地调研,总结和分析了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借鉴现代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式,灵活运用行为干预的主要理论,提出了多水平(个体、人际之间和社区水平)和多因素(行为倾向、强化和促成)构成的综合型干预模式。
其他文献
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豆类,也是主要农作物之一,经过几千年的栽培与食用,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农作物。大豆营养价值高,是蛋白质最廉价的来源,食用方式也很多,深受
菲醌是菲氧化的一种产物,本身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新型农药,也是用途很广的重要中间体,国内外需求量很大,市场供不应求。对于菲醌的合成,一直以来,研究较多。但由于技术、成本和
食品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它作为全面质量管理和全面经济核算相结合的管理手段,被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所接受。通过该
在信息化时代,交易技术快速发展、交易成本极大降低,基于分工深化结果的国际贸易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一国在既定资源的条件下应该选择合适的贸易结构来实现经济的最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提供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医院的效益和声誉。而目前,大中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门诊部“三长一短”现象突出,是“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体现。因此,改善门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逐步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初步形成。人们开始用各种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表达自己的利
近几年,随着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捐赠非营利组织的行列中来。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既可满足非营利组织日益增加的资金需求,又为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
SUV作为都市新兴购车族偏爱的车型,是拉动近几年汽车市场增长的主力军之一。2007年,中国SUV汽车细分市场成为乘用车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新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价格持续走
<正>英语学习涉及听、说、读、写、译5个基本环节,同样,英语教学也涉及上述5个方面。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语言应
目的:探讨液体口服制剂分剂量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目前使用的液体口服制剂进行调查,并对苯海拉明合剂、氯雷他定糖浆、盐酸班布特罗口服液、丙戊酸钠糖浆4种液体口服制剂按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