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秀是我国唐代著名的高僧,他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大弟子,被武周和唐王朝最高统治者尊为“三帝国师,两京法主”。他不但是北宗禅的开创者,也一度被僧俗两界尊称为“禅宗六祖”。他继承并创新了自达摩至弘忍以来的禅学理论,对慧能及其以后的禅学有重大的影响,当然,由于禅宗南北宗的分歧,一千三百多年来,他和慧能一直是被研究和讨论的主要对象。可以说,神秀是中国禅宗史、佛教史,乃至思想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通过全面、系统地阅读、整理与神秀相关的文献,并借助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文化史研究、思想史研究等方法,对神秀的生平、著述、思想以及其所开创的北宗进行整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横向对比的方法,将神秀与其同时代的佛教诸宗,进行了初步论述。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将对神秀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的研究、传统的研究、近现代的研究,对神秀研究的历史作了比较详细的回顾,并找出了每个时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前人研究成果回顾和综述的基础上,对选题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初步界定了论文研究的内容,选取了与之相关的研究方法,力图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神秀。第二章:神秀生平首先,简单的考述了神秀的年代,主要是神秀一生中比较重要的几个年份,即文献记述中有分歧的生年、礼师年、应诏入京年。然后对神秀的一生分为几个时期,即对神秀出家参游、学习东山之法、潜为白衣、玉泉弘法、最终成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以及圆寂后的殊荣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对在禅宗史研究中比较敏感的问题,比如神秀得法的“理法说”,慧能得法的“袈裟说”,神秀与慧能没有同学的可能以及神秀潜为白衣的原因,进行了阐述。第三章:神秀的著述本章主要对神秀的著作、语录、对话、诗偈进行了简略的考证。著作方面认定《观心论》、《大乘无生方便门》、《秀和尚劝善文》、《秀禅师七礼》应是神秀之作,而《圆明论》、《大华严经疏》和《妙理圆成观》则不是大通神秀之作品。对《楞伽师资记》、《宗镜录》所记神秀之语录以及诸多文献中神秀与弟子的对话,也进行了分析。神秀的诗偈主要见《六祖坛经》及敦煌写本以及《景德传灯录》之中,通过考证,否定了这些诗偈为神秀所作的可能性。第四章:神秀的禅学思想首先对神秀禅学思想的渊源,即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的禅学思想进行了论述,然后,对神秀对净土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佛教诸宗思想的融通,进行了对比的研究,并对神秀对中国固有传统的儒、道文化的吸收进行了阐释。总结出了重戒律、坐禅、礼佛、念佛、指事问义、方便通经等为神秀禅的风格。又对神秀的禅学思想,尤其是《观心论》和《大乘无生方便门》中神秀关于佛义的言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最后,对神秀的五方便禅法,即总彰佛体、开智慧门、显不思议、明诸法正性、了无异门分别进行了阐释。第五章:神秀与北宗神秀是禅宗北宗的开创者,北宗一直延续了几百年,本章对北宗的由来、北宗的兴衰、北宗在日本、吐蕃、朝鲜的传承、北宗的性质、北宗与南宗的关系(南北宗的论战,南、北宗的调和)、北宗与其他佛教宗派的融合等进行了研究。第六章:结语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以上几章,即神秀生平、著述、神秀的禅学思想以及神秀与北宗的归纳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