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睛与头部状态的疲劳检测系统设计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疲劳驾驶作为交通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但是人们往往对醉酒驾驶的关注程度较高,而常常忽略了疲劳驾驶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去减少疲劳驾驶带来的交通事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疲劳检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疲劳检测的准确率,设计了基于眼睛与头部状态(左偏、右偏、抬头和点头)的疲劳检测系统。实现了对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驾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综合评判驾驶员疲劳状况,及时有效的报警提醒。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考虑到驾驶过程中光照和噪声的影响,论文采用中值滤波去噪、直方图均衡化进行光照补偿,通过图像预处理,保障后续人脸检测准确性。分析常用的Adaboost人脸检测与Seetaface检测方法,对两种方法分别进行速度、准确率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最终论文选择效果好、速度快的Seetaface检测算法进行人脸检测。(2)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进行人脸跟踪与优化,提高检测速度。根据几何特征进行特征点粗定位,使用人脸对齐模块进行面部特征点的精确定位,包括双眼、鼻尖和两个嘴角。对于提取的人眼特征,进行图像自适应二值化和形态学运算,计算人眼区域黑色像素点的百分比,结合PERCLOS准则,判断眼睛的睁闭状态。在检测到眼睛状态变化的基础上,同时检测头部姿态的变化,从而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进行报警提醒。(3)通过摄像头采集视频,在PC上进行算法设计和优化的实验验证。并在ARM平台搭建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Qt和OpenCV库,实现终端疲劳检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表明系统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其他文献
近几年,无线传感网络的产品日益增多,并且在全世界的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设计以基于ZigBee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来监测环境中温湿度信息为实例
压缩采样理论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信号处理方法,因此,它是目前人们的-个研究热点,其相关理论方法发展的很快,应用领域也很广,图像的压缩采集与重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信息的表现形式也由基本的文字、广播,发展到数字视频,海量社交媒体等。在这些信息形式中,数字视频因其为用户提供生动直观的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现有的医疗资源短缺加剧了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WBAN)作为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业务类型也由传统的单一化的语音业务向为多元化数据业务转变,如移动视频、在线游戏、网页浏览、即时通信、移动社交网路、文件
传输信息是通信系统的目的所在,而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其主要的指标。在实际通信信道上传输信号时,由于信道传输特性并不是理想的且有非常严重的噪声影响,在接收信号
基于网络的节点移动性管理技术——代理移动IPv6协议(PMIPv6)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关键技术。子网移动作为代理移动IPv6下的一种关键场景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
随着云计算和大规模分布式科学计算等新兴网络应用的发展,光数据中心网络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数据中心网络有很高的峰值吞吐量和极大的突发性,而且数据中心网络的请求很多都
无线协作通信网络利用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通信节点,形成一个“虚”多输入多输出(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系统,能够更好地挖掘天线间的空间分集,进而实现高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迅猛的发展,用户对通信技术的需求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得越来越高。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提供非常高的信道容量,以及低误码率。MIMO技术可以通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