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五脏俞配合井穴刺血对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Hcy的影响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针刺五脏俞配合并穴刺血法、口服西药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值,为临床提供有效简便的治疗VD的方法;观察两组方法对VD患者血清Hcy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收集来自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病房及门诊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刺血)、对照组(口服西药)。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肢体康复治疗,同时治疗组予针刺五脏俞、井穴放血,对照组予吡拉西坦片口服,四周后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ADL分值,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含量,将收集的资料按照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1.两组治疗前MMSE量表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MMSE量表积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MMSE量表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两组治疗前ADL量表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ADL积分均具有极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ADL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两组治疗前血清Hcy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cy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cy含量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针刺配合刺血疗法、口服西药疗法均能治疗血管性痴呆,并在改善患者MMSE、ADL上无差异。  2.针刺刺血方法可降低血清Hcy含量,口服西药组治疗前后血清Hcy含量则无明显差异。说明针刺五脏俞配合井穴刺血治疗VD的机制可能与降低VD患者血清中Hcy含量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1.总结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  2.开展冠心病分型辨证论治临床治疗方案疗效评价;  3.优化冠心病分型辨证论治方案。  方法:  1.通过检索文献与咨询专家等途径,制定
目的:观察规范化的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与口服复方氯唑沙宗片的临床疗效对比。为项背肌筋膜炎提供一种全面、有效的疗法。方法:本研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发布的《
1.目的:探讨疏风通络方对潜在哮喘发作早期的防控作用。方法:选择处于稳定期但近期呼气峰流速变异率较高有潜在哮喘发作可能的哮喘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