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032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现状及进展,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学科知识结构、发展脉络及前沿领域。2.明确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l Medial Thickness,IMT)增厚、斑块及狭窄,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3.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作用机制,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CVD危险人群筛查及临床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运用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文献计量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34012篇颈动脉粥样硬化文献及其431387条参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基于2014-2015年度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CVD关系进行分析。该项目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对全国31个省(除西藏外)207个区/县的40岁及以上城乡社区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共726451人完成筛查,其中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测的有107095人,排除曾接受过颈动脉支架术及内膜剥脱术的177人,最终有106918人纳入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复杂抽样数据分析方法,通过SAS 9.3软件Surveyfreq及Surveylogistic过程,实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包括颈动脉IMT、斑块及狭窄,患病率的估计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及基于Mplus软件的结构方程模型,分别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VD的关系。结果:文献计量分析。欧美国家开展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起始时间早、产出多,中心度高;我国近年来研究产出数量快速增加,但中心度较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围绕CVD防治,呈现出“临床症状与治疗”和“发病机制与预防”两条主线,与其交织的是测量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学”是这一领域的重要节点学科。基于颈动脉超声检查,综合应用颈动脉IMT、斑块和狭窄指标来完善CVD风险预测模型是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人群的基本情况。共106918例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61.5±10.2岁,其中男性占46.40%;城市人群占48.26%;东中西部地区的人群分别占45.66%、30.49%、23.85%。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加权调整后的患病率是28.8%,男性高于女性(30.6%vs 27.2%)。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显著增加,从40~岁到70~岁组,患病率从10.3%增长到52.8%。农村的患病率高于城市(30.0%vs 27.8%)。东部地区的患病率最高(37.9%),其次是中部地区(25.7%),西部地区的患病率最低(17.4%)。脑卒中不同风险人群中,脑卒中患者的患病率最高(63.6%),其次是具有≥3项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49.9%),低危人群的患病率最低(2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是性别、年龄、城乡、地区、吸烟、饮酒、运动缺乏、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及狭窄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21.2%的调查对象IMT增厚,其中单侧及双侧增厚分别占5.1%、16.1%;20.2%的调查对象出现斑块,其中单个及多个斑块分别占11.5%、8.7%;进一步分析IMT增厚与斑块的关系,8.1%的调查对象只有IMT增厚,7.2%的只有斑块发生;13.1%的既有IMT增厚又有斑块发生。中重度及以上的狭窄仅占0.5%。另外,年龄、城乡、地区、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是IMT增厚、斑块及狭窄发生的共同影响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VD关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了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运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因素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冠心病、房颤显著正相关,其OR值分别是1.99(95%CI:1.85~2.13),1.71(95%CI:1.22~2.41),1.55(95%CI:1.29~1.85)。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VD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不良生活行为方式(0.053)及慢性病(0.409)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显著正效应。同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0.091)、慢性病(0.826,)及颈动脉粥样硬化(0.109)对CVD有显著正效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慢性病与CVD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是0.029、0.045。结论:1.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始于对心血管事件的关注,经历了理论探索、工具开发、知识积累和知识固化等阶段。颈动脉超声等影像技术,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深入和分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在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CVD预测模型完善、高危人群筛查和患者临床评估等领域有着广泛而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2.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近三成已经出现了颈动脉粥样硬化,估计全国患病人数已超过1.64亿,近一半的患者既有IMT增厚又有斑块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在高龄、男性、城市及经济水平较好的东部地区高发。性别、年龄、城乡、地区、吸烟、饮酒、运动缺乏、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3.颈动脉粥样硬化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与CVD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VD有着共同的影响因素,通过超声检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管理,可预防及延缓CVD的发生及发展。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我国人群CVD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正>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象征。福建省红十字组织建会于1911年,至今已走过了100年的光辉历程。一个世纪以来,全省红十字会始终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
交往行动是人们之间有意义的互动,它是要建立两个或更多的个人之间的关系的社会活动。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社会交往活动,参与其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本文从哈贝马斯
2008年8月29日,在老挝万象举行的中国、缅甸与湄公河委员会第13次对话会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与湄公河委员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与湄公河委员会关于中国水利部
主要介绍当今产品外包装的主要材料为纸,塑料,金属,玻璃,陶瓷,以及展开分析各种材料其本身以及组成成分对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危害与影响,从而达到提醒人们在注重产品外包装的同
当前,全国各行各业都正在全面地推行和实施国家标准GB3100—3102所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因此必须在原有化学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法定计量要求的修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
2009年8月27日,《农村水电条例》立法研究专家咨询会在京召开。会议由水利部水电局副局长陈大勇主持,水利部原农水司司长张岳应邀出席,部政法司、部水电局、河北省水利厅、湖南
采用神经网络方案来进行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探讨了负荷模型分类模,对应用于实际的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具体处理,如数据的归一化问题,网络权值与阈值的初始值选定,训练样本的选择策略
<正>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柑桔园是一个单独的农业生态系统,以多年生常绿植物柑桔为主体形成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柑桔园的害虫区系在不同年份间虽有一定波动,但与一年生作物相
第一部分自评健康状况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的关联性研究目的:研究GSRH/ASRH指标是否与中国人群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存在关联,为进一步探索心血管病的非
遵义市湄江牛角塘水电站,因受目前物价水平和征地移民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按其原规划方案建设时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较差,近期实施较困难。因此有必要研究较优的牛角塘水电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