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楼板对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et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框架结构是目前结构形式中很常见的一种结构体系。对现浇楼板框架结构研究显示,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刚度以及变形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现浇楼板对梁的抗弯承载力的增强作用导致强梁弱柱情况在震害中的发生已经屡见不鲜,如果忽略了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的影响,框架结构将无法始终在震害中保持“强柱弱梁”的总体机制破坏形态。最终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因此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的影响。许多国内外学者在现浇楼板框架结构做了许多工作,可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本文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更加充分的考虑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文献中的模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得出应如何考虑浇楼板对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的影响,同时总结国内外的关于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2.利用具有强大非线性功能的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框架模型,研究不同板厚情况下和不同板筋情况下的现浇楼板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输入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特性,通过层间位移角的变化,来考察现浇楼板参与框架的抗震变形能力。3.改变模型,通过对不同配筋率,相同板厚以及不同板厚,相同配筋率这两种情况下,结合层间位移角变化以及楼板损伤情况,针对楼板对框架结构的抗震影响进行了说明。4.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板厚情况下的RBFOR包络图以及对比分析不同直径的现浇楼板钢筋的RBFOR图,得出有效板宽的初始值。本文在算例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提出一些设计建议,对现浇楼板框架结构的分析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南方许多城市污水的BOD、COD浓度都比较低,普遍存在碳源不足的问题,使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时由于碳源不足而脱氮效率较低,若排放水体则存在富营养化潜在危险,若增加深度处理则存在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脱氮也不彻底等问题。而新的生物脱氮工艺又不成熟,工程应用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低C/N比污水的高效脱氮成为当今水处理技术上的一个难题。论文针对我国南方城市普遍存在的低C/N比污水现状,克服目前膜生
大型平流层平台柔性飞艇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有效平台,具有巨大的军民应用价值。现代柔性飞艇研制涵盖新材料、结构、能源、动力以及控制等多种学科,飞艇结构是其中一个重
变截面薄壁箱梁形式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普遍采用悬臂法施工,施工期间箱梁处于悬臂状态,较准确预测悬臂箱梁的变形和应力是控制施工期间线形及成桥后箱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繁盛时期,地下工程的暗挖施工工法也逐渐兴起。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枢纽,地铁车站因跨度大、埋深超浅等原因而难以建设,因此逐步提出
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发生变形,致使路面产生开裂、翻浆冒泥等一系列病害,究其原因是冻融过程中路基土体内水分迁移和相变所致。可见路基冻融变形受控于土体中
缺氧-厌氧反硝化/产甲烷工艺是以缺氧-厌氧复合床为A/O工艺中的A段,用来处理含氮高浓度有机废水,0段出水中的硝化液回流至复合床的底部,在复合床内实现同步反硝化/产甲烷反应。 
土木工程领域的广大研究学者们越来越重视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的研究。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几十年来结构损伤识别的方
通过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溶蚀时间的演化规律。在试验过程中,将溶蚀深度、劈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饱和面干吸水率作为溶蚀混凝土的评价指标,基
由于多元复合地基良好的实用与经济价值而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发展。现阶段对多元复合地基做了诸多的实验研究和工程实测,形成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设计理论和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脱胎于德国博格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如今已在我国京津城际、京沪高铁的建设中得到应用。然而中国国情与国外不同,对国外的技术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