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与力学效应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nxb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繁盛时期,地下工程的暗挖施工工法也逐渐兴起。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枢纽,地铁车站因跨度大、埋深超浅等原因而难以建设,因此逐步提出了PBA(Pile Beam Arch)洞桩法,该方法结合了暗挖法和盖挖法的技术成果,将小导洞、桩、柱、扣拱等成熟的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支护体系,确保施工安全,并已成功运用到以北京地铁为首的多个地铁车站等实际项目之中。然而如今洞桩法的理论远跟不上工程实践,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详细,这对其在地下工程施工中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带来了难度。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新疆乌鲁木齐地铁一号线某地铁车站工程为背景,总结了PBA洞桩法的施工工艺和关键步骤,通过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方法,结合现场实测地表沉降数据,对洞桩法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变形、围岩应力、结构受力以及围护桩优化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为浅埋暗挖地下工程洞桩法施工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  (1)依托该地铁车站工程资料,介绍了该车站的水文地质条件、车站结构型式、施工步骤等,同时对洞桩法应用到地下工程中依旧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2)针对工程特点,采用Midas-GTS-NX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三维空间模型,对洞桩法施工下地铁车站的主要建设工序进行了模拟,得到各个施工阶段的地层变形、围岩应力和结构受力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小导洞和扣拱施工阶段为洞桩法施工的关键阶段,地层沉降较为明显,但整个车站的结构及地层的位移与应力均小于允许值,车站处于安全状态;  (3)洞桩法开挖过程中,由拱部结构、围护桩、中部钢管柱组成整体受力体系,且围护桩承受了绝大部分的荷载,主要受到轴力作用。随着施工的进行,轴力峰值随着开挖土体的加深而向下移动,由于桩身侧摩阻力的作用,整个桩的轴力分布从上而下逐渐减小。通过计算,最不利截面安全系数为10.20,大于规范要求安全系数2.4,表明衬砌受力整体上满足规范要求。  (4)由于围护结构桩最终在框架体系受力中占主导地位,因此针对围护桩的桩径与桩间距两种参数,本文设计了9种工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桩径与桩距的不同配比对轴力与弯矩的最终值及变化规律有较大影响,对横向位移影响较小。通过对最终阶段的最大轴力值、最大弯矩值、最大水平位移值、最大地表沉降值、最大拱顶沉降值和最大地表隆起值等6个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该地铁车站的围护桩最佳理论配比方案为桩径1m、桩间距3m。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输电线路逐年增加,大部分输电塔位于山顶或山坡这些山势陡峻的边坡之上,研究电塔荷载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对深圳及香港地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实际建设项目涉及的工程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沿海与海洋工程项目的增多,使得耐腐蚀性能良好的FRP组合结构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地震动输入场的确定一直是工程地震学界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而除了发震断层的震源效应和地震动衰减规律影响着地震动输入场的确定以外,局部场地条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渭河流域陕西段的径流量不断减少,渭河流域陕西段的径流变化特征分析及预测对于陕西省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要。本文应用线性趋势法、距平法、坎德尔(K
采用基于能量概念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能较好的反应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全过程及其自身的弹性性能,而且能量反应及其转化概念明确、形式简单,包括了多种设计因素的影响,具有明
网格结构包括网架与网壳,是指将多根杆件按照某种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几何形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网格状三维杆系结构。网格结构具有力学性能好、适应范围广、造型优美等特点,被大
三轴试验一直是认识岩石在复杂环境(如地下水丰富和高地应力)下力学性质的主要手段。鉴于此,以三峡库区砂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岩石赋存条件,利用RMT-150C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岩
我国南方许多城市污水的BOD、COD浓度都比较低,普遍存在碳源不足的问题,使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时由于碳源不足而脱氮效率较低,若排放水体则存在富营养化潜在危险,若增加深度处理则存在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脱氮也不彻底等问题。而新的生物脱氮工艺又不成熟,工程应用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低C/N比污水的高效脱氮成为当今水处理技术上的一个难题。论文针对我国南方城市普遍存在的低C/N比污水现状,克服目前膜生
大型平流层平台柔性飞艇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有效平台,具有巨大的军民应用价值。现代柔性飞艇研制涵盖新材料、结构、能源、动力以及控制等多种学科,飞艇结构是其中一个重
变截面薄壁箱梁形式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普遍采用悬臂法施工,施工期间箱梁处于悬臂状态,较准确预测悬臂箱梁的变形和应力是控制施工期间线形及成桥后箱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