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取”事件认知机制及其句式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u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予取”事件认知机制及其句式进行了分析。双宾句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结构,本文主要从人类的认知角度对予取义双宾句的结构加以分析。从人类认知外部事物的思维过程来看,交接行为是人类与外部产生联系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们在转移某物的同时,也对事物及事件进行了处理;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认知习惯。通过菲尔墨原型场景的分析,尤其是商务场景中交易句式的框架结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这一框架义与予取双宾句的句式具有相似性,由此我们对双宾结构的认知场景进行界定。分析后,得出予取双宾句具有相似的认知结构和句法表现形式,并且得出取予双宾句的典型动作行为的语义框架。我们认为进入典型双宾结构的动作行为大都具有“方向性”和“终点性”的语义特色。接下来根据对给予句和取得句的句法分析,发现这一认知框架可以赋予非典型予取行为动作以予取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对予取句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及认知分析。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及不足的总结。
其他文献
陆游作为我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对其人其作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关于陆游的研究经久不衰。以往学界多注重对陆游所创作的爱国诗、记梦诗
米兰·昆德拉作为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小说家,其小说对存在的诗意思考,使其小说呈现出深厚的美学上的可研究性。研究的结果将使我们在看到现代小说发展规律的同时反思现代人类
口语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有关口语教学法、教材等的研究也很多。本文主要从初中级阶段口语教学和测试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研究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学位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进入了消费社会,大规模的消费活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它众多方面,消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日益重要和明显,我们无
学位
汉语外来词问题一直是词汇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的第一章总结了前人在不同的方面取得的成果,也提出了一些学界长期未能达成共识的基本问题。在第二章中本文从自身研究的需要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