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外来词问题一直是词汇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的第一章总结了前人在不同的方面取得的成果,也提出了一些学界长期未能达成共识的基本问题。在第二章中本文从自身研究的需要出发,对外来词的各种类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将本文的研究范围确定为完全音译词、半音译半意译词、音译加类名词、音译兼意译词、意译词、仿译词以及字母词等。至于日源借形词,由于它的特殊性,我们不再将它们纳入到统计研究的范围内了。在第三章中,我们收集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及《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版)中各种类型的外来词,并统计这些词的来源语言,分析汉语在吸收外来概念或者事物时,根据外语的普及程度不同而采取了不同借入方式,从而说明强势外语对外来词出现形式的影响。我们通过对词典的统计和分析,基本上验证了这一影响力。第四章和第五章我们进一步分析了音译成分的语素化现象,找出了词典统计表中的纯记音性的汉字216个,将单音外来语素可能出现的范围限定在了这216个字当中。又提出了“独立使用”和“重复构词”两个标准来判定外来语素的形成与否。并且进一步说明了强势外语对汉语最底层单位--语素的影响。文章的最后,我们初步分析了强势外语影响力形成的原因,以及外来词的大量引进对汉语的发展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