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氟醚预处理对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NUMBER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地氟醚预处理对中性粒细胞介导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研究地氟醚预处理心肌细胞对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操作的保护作用.结论:地氟醚减轻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缺氧/复氧损伤,但不能完全阻断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心肌细胞的损伤.第二部分:地氟醚预处理对中性粒细胞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目的:研究地氟醚预处理心肌细胞对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心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结论:地氟醚减轻中性粒细胞介导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H<,2>O<,2>生成减少有关,与LDH、CD-MB酶的变化相关联.第三部分:地氟醚预处理对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基因表达影响:目的:通过地氟醚预处理对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蛋白和基因水平表达影响探讨地氟醚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结论:地氟醚预处理对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蛋白功能和基因水平表达明显下调,地氟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机制其中之一是通过对内皮细胞表面ICAM-1和VCAM-1基因和蛋白表达影响起作用.第四部分:地氟醚预处理对心肺旁路术后早期循环黏附分子和脂质过氧化影响:目的:研究地氧醚预处理对心肺旁路术后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结论:地氧醚预处理可降低心肺旁路术后早期MDA的释放,增加SOD活性趋势,与再灌注早期地氟醚预处理可降低PMN表面CD116有关,地氟醚处理在心肺旁路术后早期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与循环粘附分子关系不明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在正常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妇女月经周期内膜及早孕蜕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ABC)及原位杂交技术(ISH)对43例正常育龄妇女及40例
目的:探讨口服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通过病理或穿刺已确诊的人
目的:评估HRV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在已行CAG病人中选取无心肌梗死病史或糖尿病、心肌病、甲状腺疾病严重心律失常等影响HRV的伴随疾病,亦未应用任何影响HRV的
AD技术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即AD T-INT和AD IBS,为研究活体心脏的心肌存活性、微血管功能以及心肌的心理、病理状态提出了良好的技术手段.该实验以开胸麻醉犬心肌顿抑模型为
目的 进一步探讨胰岛素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两侧颈总动脉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作5组:假手术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
机载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视轴稳定是保持通信链路的前提,高品质的控制方法是实现视轴稳定的关键。针对激光通信终端易受到载体运动、参数变化和各种扰动的影响,基于非线性跟踪
纽约的街头小贩多是新移民,他们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与市议员斡旋,加上英语不好,在关系到生计和前程的大事上,往往非常被动街头美食汇在纽约,街头小贩有将近一半是做食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ation,PIH),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已肯定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关,内皮素(ET)、一
心肌缺血引发的心绞痛足常见的临床症状,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在临床和实验室有关心肌缺血性疼痛的生物学基础资料十分有限,使得对心肌缺血的预防、干预工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对有
这是本刊7名记者,兵分三路,西进武汉、重庆、成都,北上北京、天津,南下南宁、柳州、阳朔、平乐,历时6天,走过9座城市,总行程超过10000公里,对阳光100进行了极其深入的实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