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裂与耐撞磨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yu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量最大的结构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抗压强度、长期性能和经济性,能够很好地与建筑钢材复合成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近年来,随着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和泵送技术的提高,大流动性混凝土出现了收缩增大和抗裂性交差的状况,因此,研究限缩、抗裂和耐久性的混凝土材料成为当务之急。在改性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中,纤维混凝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工程应用中采用最多的有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尼龙纤维等,聚乙烯醇纤维以其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高、耐酸、耐碱等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结合京杭运河“皂河三线”船闸工程的建设,在解决聚乙烯醇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分散性差的基础上,以“三掺技术”(掺Ⅰ级粉煤灰、纤维和聚羧酸类超塑化剂)为指导,采用在同一基准配合比上变换纤维品种和掺量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掺量对掺PVA纤维、PP纤维和钢纤维的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收缩与抗裂性能,耐撞磨、抗冲击性能以及耐久性的规律。 对出厂半成品PVA纤维分别采用水,CMC溶液,乙醇,纤维分散剂及粉煤灰载体等措施进行预处理,并用“水洗法”评价纤维的分散性,试验结果表明,经预处理的PVA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得到了改善,其中采用纤维分散剂处理的纤维分散性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实用标准。 对掺纤维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纤维掺量增大,混凝土流动度下降,含气量提高;对硬化混凝土进行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纤维对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改善不明显,对混凝土增韧效果显著,混凝土动弹性模量与龄期近似符合y=exp(a+b/(x+c))。 对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塑性开裂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合理的砂率,使用养护剂养护、表面布撒纤维、粗骨料用界面剂处理等措施能有效抑制混凝土塑性开裂;通过对纤维混凝土的塑性开裂、自由干缩和限制干缩性能试验研究,比对了各类纤维不同掺量时对抑制混凝土塑性开裂、自由干缩和限制干缩影响的大小,并对其规律进行了总结和机理分析。 采用改进的洛杉矶磨耗法对纤维混凝土耐撞磨性能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分析了纤维掺量对混凝土耐撞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分析了纤维掺量对撞磨质量损失率速率的影响规律;采用“落锤法”对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各组纤维混凝土不同纤维掺量时的抗冲击性能规律进行了总结,并采用能量转换的观点,建立混凝土冲击模型,对不同纤维不同掺量对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机理进行分析。 对各组纤维混凝土不同掺量时的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氯离子扩散系数、抗冻性能、抗碳化性能以及裂缝状态下,裂缝宽度对混凝土抗碳化、抗氯离子渗透进行了研究。采用压汞法对各组纤维混凝土的孔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纤维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规律。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建设在不断的发展.矿产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业化以及市场化发展建设中.矿产资源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而其伴随的地质环境问
期刊
居科技前沿,观教育发展.当前,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但是社会资源濒临匮乏,源于不可再生的石油化工的合成材料日渐紧张,开发天然、可吸收、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成为了主流。另外,纳米技
本共识旨在建立GE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以下简称:MRI系统)原厂售后服务的范围、规范和标准,以保证MRI系统能达到原厂设计的性能指标,运行安全可靠,满足临床需求.
期刊
本论文研究了以六种短链脂肪酸(SCFA),即乙酸、丙酸、异丁酸、正丁酸、异戊酸和正戊酸为短期和长期碳源时,厌氧—好氧序批式(SBR)活性污泥系统去除Cr(Ⅵ)的效果以及机理。
云随雁字长毕雪峰(浙江)从整体上来看,作者具备了一定的功底,字形大小组合,章法安排妥帖,刀法较为稳妥,说明已经掌握了熟练的方法,但细节上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篆刻积
乳清是干酪生产或干酪素生产时的液态副产品,但包含有鲜乳中近一半的营养成分,如乳清蛋白、乳糖、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世界上有大量的乳清直接排放不能被再次利用,这不仅是资源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及流行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荧光PCR法,对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3家哨点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