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式脱水机液压与电控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脱水设备大多都是滚筒式的,这种脱水机是利用滚筒在高速运转时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将液体(水)从纺织品中分离出来,减少纺织品的干燥时间。这种脱水机存在诸多缺点:压力无法调整、启动和停止的时候有振动、脱水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另外,高速运转的设备对操作者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脱水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设计了新型的挤压式脱水机,改传统的滚筒式脱水机为挤压式脱水机,挤压力直接作用在纺织品上,脱水时间短,自动化水平高。本文系统的分析了挤压式脱水机的压制工艺和工作特点,阐明了提高脱水机自动化水平的方法,设计了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在广东省粤港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招标项目“机电一体化高效节能脱水机的研发及产业化(200649821010)”的支持下,将电液比例技术应用于挤压式脱水机的液压系统中,实现了系统压力的自动化控制,试验研究和样机试制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成果如下: (1)改变传统的滚筒式脱水机为挤压式脱水机,在设计思路上是一种创新。 (2)根据挤压式脱水机液压系统的参数的要求,针对挤压式脱水机工作过程中流量、压力以及负载等参数的变化特点,对液压系统传动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了挤压式脱水机的液压系统,采用比例调速控制技术,实现了大范围内无级调速,增强了挤压式脱水机对不同材质纺织品的适应能力;采用蓄能器的液压回路,有效的吸收液压冲击,在保压阶段向系统提供高压油源,减少了溢流阀对能量的溢流损失,提高了液压系统的效率。 (3)将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挤压式脱水机的控制核心,利用利用PLC及模拟量扩展模块功能,设计开发了挤压式脱水机的控制系统,增加了人机信息交换界面,机器的工作状态和系统的参数信息能够在线显示,同时增加报警功能,能够显示报警信息,提高了机器的智能化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煤矿井下照明具有很重要作用,合适的照度对提高工作人员效率、降低安全事故具有显著效果。通过查阅对比相关标准,发现现行煤炭行业相关国家规程规范对井下照明照度值规定有很多相互矛盾之处,与现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也有很大差距。通过分析提出煤矿照明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照度;爆炸材料库;硐室  中图分类号:T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5-0183-02  1
屏南谢坑银多金属矿位于闽西北隆起带北东缘与闽东火山断拗带接合部,地处寿宁-梅林北东向晚侏罗世火山喷发带与浦城-宁德早白垩世北西向火山喷发带的交汇部位,政和-大埔北东向
东河1油田东河砂岩油藏从1993年投入开发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突破。截止到2010年11月为止,研究区共钻直井40口,其中采油井28口,注水井12口,水平井12口。与已有储量计
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工业的进步,使得现代工业更加智能。同时人们对工业现场的自动化要求日益提高,舍去复杂笨重的传输电缆,无线供电系统就应运而生。无线供电技术很好的简化
抗滑桩作为一种支挡结构,具有诸多优点,已在滑坡治理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易受设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传统抗滑桩的设计方法只是确定了一个可行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优方案。而采用不合理的设计无疑会造成巨大浪费,故本文针对传统设计方法中存在计算繁杂、效率较低、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以焦树凹滑坡实际工程为例,运用粒子群算法和蝙蝠算法对抗滑桩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编制Matlab程序,采用最优设
地震层析成像就是用地震数据来反演地下结构的物质属性,并逐层剖析绘制其图像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地球内部的精细结构和局部不均匀性(杨文采,1993)。该技术最初是从医学
本论文主要研究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中空气挤压膜阻尼效应对微谐振器件的影响。微电子机械技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很多种微机电器件和系统,其中有一大类硅
飞机结构受使用特点和使用环境的影响,在服役过程中普遍发生腐蚀现象,影响了飞机使用寿命和寿命期内的可靠性。本文主要开展了飞机铝合金结构腐蚀损伤随服役年限变化规律的研究
齿轮泵由于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转速范围大、自吸性能好和对油液的污染不敏感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机床工业、航空工业、造船工业及工程机械等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
化学镀由于其均镀能力高,镀层致密,孔隙率低,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蚀性、钎焊性等性能,在电子、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核能、汽车、印刷、纺织、机械等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系统研究了Ni-P合金和Ni-P-PTFE复合化学镀共沉积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稀土对Ni-P-PTFE工艺及镀层性能的影响,并对化学镀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分析。采用对比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主盐与还原剂浓度之比以及复合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