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语学习者英语定冠词的僵化倾向性预测——检验僵化选择性假说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ger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972年“僵化”这一概念被Selinker引入二语习得领域,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僵化是二语习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外语水平在达到一定程度后,语言能力会出现一种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这就是中介语的僵化现象。僵化在中介语的习得过程中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二语习得者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一现象看起来是不可避免而且是无法逆转的。   近年来,一些学者们,比如赛林格(2008)、韩照红(2009)等提出僵化是具有选择性的。这就是说,僵化会影响到一些特殊的语言结构、语言模块和语言领域等,而不是影响到整个中介语体系。正如韩照红所阐述到: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特点是非连续性而且不完全的,其主要标志就是在某些语言领域习得迅速,而在其他领域进展缓慢,甚至长期停滞不前,这两种现象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并存(韩,2009:137)。赛林格(2008)评价到:在我看来,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僵化具有选择性这一想法,僵化的选择性已经从假设变为事实。   韩照红(2009)提出了她的非常具有创新性的假说——僵化选择性假说,通过这一假说,我们可以证明某个语言条目是否具有僵化性。这一假说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是母语的标记性和第二语言输入的强度。这两个变量又分别由其它两个次变量构成,即频率和变化性。母语的标记性即对中介语习得构成影响的母语的特点,它们既可以是有标记的又可以是无标记的。一个无标记的特点就是其出现频率高而且没有变体。第二语言输入的强度主要出所输入语言的性质决定,即潜在的诱发因素,这指的是二语习得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经历的,并非第二语言的性质。它可以是强度高或是强度低的。强度高的输入指的是输入的频率高而且没有变化(韩2009)。由于可以对某些语言条目的僵化性或习得做出预测,这一假说为有效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为了检验这一假说,作者以定冠词为例,基于僵化选择性假说,进行实证研究。这一研究揭示了在某一程度上,即对定冠词的僵化倾向性的预测上,是可靠的。至于这一假说是否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中介语体系还需要继续的研究验证。本文中的研究虽然不甚精确,仍然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考虑到僵化的特点,防止僵化的发生的重要性远远高于解除僵化的重要性。并且,如果该假说一旦成立并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中介语体系,那么僵化就并不像之前所定义的那样是不可避免的。至少,这一新提出的假说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提高使得第二语言的习得的效率。  
其他文献
小说《诺斯托罗莫》因其恢弘的背景,众多的人物,独特的结构,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堪称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是其艺术创作达到顶峰的标志。评论家已从各种角度对其进行解
唐·德里罗是二十世纪末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之一。作为一位多产作家,德里罗凭借着1985年出版的“突破之作”《白噪音》受到批评界广泛好评,并于1986年获得“
随着跨文化适应研究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将兴趣集中在对跨文化能力的概念、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但是目前大部分跨文化能力模型构建、培训设计、教学
三基地Timing、防守压力与转型后期  通过早期对地图的控制,在中期更早地开启自己的三基地、推迟攻防升级时间,可以使得神族中期的部队数量远多于正常情况。甚至可以跳过锻炉科技,将农民停在52个,将比赛押宝于3矿一波。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假一波真运营,而这些战术选择所需要做的,则是你中前期闪烁追猎对对方的骚扰。通过这些骚扰,无论是3矿多兵营还是处巨像甚至是出闪电兵,只要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样在战场上
生态神学(Ecological Theology)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神学领域兴起的一场运动。当时,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部分神学家意识到人类有必要对地球进行生态关怀,对付生态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