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部特征与聚类分析的人脸识别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图像由于在采集过程中会出现光照、姿势以及表情变化等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增加人脸识别的难度。人脸识别是指对输入的人脸图像进行正确的识别,判断输入图像属于人脸数据库中的哪类图像。由于人脸识别具有安全、可靠以及便捷性等特点,它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对人脸图像进行稀疏表示时,良好的字典有助于提高后续的识别率。因此本文致力于训练有较好表示能力的字典。本文具体研究的工作内容为:1、介绍了全局特征提取算法特征脸法的求解过程,压缩感知理论的原理与过程,重构算法的种类,并具体介绍了两种稀疏求解方法——正交匹配算法(OMP)与梯度投影法(GP)。2、介绍了两种局部特征提取算法,方向梯度直方图(HOG)和局部二值模式(LBP),将两种局部特征提取算法进行有机地结合,来表示人脸图像,根据本文所设定的加权比例进行实验,提高了最终图像的识别率。3、首先介绍了稀疏表示用于人脸识别的原理,比较了L1范数与L2范数约束下不同的求解方法,并介绍了基于协同表示的归一化最小二次方识别方法(CRC_RLS)。其次基于稀疏表示分类模型,对字典构造方法进行探索,采用局部特征构造字典对人脸图像进行线性表示,并使用多任务联合方法,将HOG和LBP两种局部特征的重构误差进行加权,提高了识别率;最后比较了ALM算法、CRC_RLS算法以及L1-norm算法对人脸识别性能的影响。4、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针对大部分神经网络对人脸识别的识别率不高的情况,提出了将K均值算法软编码方案运用到单层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CRC_RLS分类器进行判决识别,在AR数据库中的识别率为95%以上,在ORL数据库中则达到了100%。
其他文献
人体目标检测及人体行为识别作为机器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目的在于能够建立这样的系统,它能够发现人体目标并理解目标的外观、运动和行为等,并且能够提供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本文
长码直扩信号作为一种低截获、低功率谱密度的有效信号,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事通信中。与一般的直扩信号不同,长码直扩信号采用了长周期的扩频码序列,使不同信息码元对应不同的扩
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与嵌入式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尤为迅速,无线传感器网络集功耗低、扩展性好、多功能等优点为一体,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中,一
学位
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的扩张和用户对内容需求的不断增长,在网络中传递的内容对象数量日益增多。传统的“以主机为中心”的网络体系在安全性、移动性和内容传递效率上存在的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生活和军事中运用科技越来越多。图像融合也在生活和军事中得以运用。图像融合是把多个不同传感器得到的图像经过处理,使得图像内容更加清晰和便于识
在水下传感器网络中,如何实现准确的节点定位是极为重要的支撑型技术,是许多其他应用的基础。由于复杂且开放的网络环境,定位系统中的锚节点易被俘获而形成恶意节点,严重威胁定位
近年来,大数据和信息化不断发展,传统的计算方式逐渐不能胜任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运算需要通过大量的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集群来处理。但是维护如此多的计算和存储设备需要大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上层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底层网络功能迫于专属硬件的限制,无法快速更新适应。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将IT虚拟化技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干扰抑制问题备受关注。自适应调零天线能够自动将天线最大辐射方向对准对所需方向的同时将天线方向图的波瓣零陷对准干扰方向,这是从空域进行干扰抑制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