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宿根矮化病原的检测、培养及脱菌热处理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shao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根据文献和GenBank数据库中已报道的甘蔗宿根矮化病菌(Leifsoniaxylisubsp.xyli,Lxx)的基因序列,合成了扩增该病菌16S-23SrDNA基因间隔区的种特异引物对PLxx,以及扩增该病菌致病相关基因(莽草酸盐5-脱氢酶,推导的糖类转运蛋白,DNAa促旋酶A亚基,DNA聚合酶Ⅲβ亚基)片段的3对特异引物P2、P3和P4。以感染宿根矮化病的成熟蔗茎维管束组织总DNA提取物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上述4对引物均能产生预期大小的扩增产物,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这些扩增产物序列均与已报道的Lxx相应区段高度同源,从分子水平证实我国甘蔗已受到Lxx侵染。在此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甘蔗植株体内Lxx的PCR检测技术,其中引物对PLxx检测效果最好,而引物对PLxx和P4组合具有双重PCR检测效果。以含PLxx扩增产物的重组质粒为模板,随机引物法制备地高辛核苷酸标记探针,建立了Lxx的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技术。采用文献报道的Leifsonia属通用引物对PLG、和PLxx组合建立了Lxx的巢式PCR检测技术。巢式PCR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双重PCR和地高辛核苷酸标记斑点杂交约高100倍。上述结果为甘蔗宿根矮化病菌检测提供了多种可行的方法。 对随机采自广东、海南等地田间的甘蔗茎节部组织中的Lxx进行常规PCR检测,结果发现广东田间甘蔗样品阳性率为90%(180/200),明显高于海南样品的阳性率40%(16/40)。 本研究还在国内首次应用DM培养基对获得Lxx人工纯培养,并对其进行了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培养特性及PCR分子鉴定等研究。结果表明,28℃培养10天始见大小约0.1-0.3mm的乳白色,圆形菌落,稍隆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菌体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短棒状,大小(0.1-0.45)×(0.1-1.0)μm;少部分菌体近球形,直径0.1~0.25μm。该病菌不能在PDA、PSA等培养基上生长,在DM培养基上生长缓慢,采用PLxx引物对菌体进行PCR扩增,可获得单一明亮的目的电泳条带,初步鉴定其为Lxx。 对糖蔗(粤糖93159)、黄皮果蔗(Badila)和黑皮果蔗(Badila)进行了种茎热水处理脱菌试验。结果表明,双芽段蔗茎经50℃、2h热水处理,黑皮果蔗完全失去发芽能力,糖蔗无脱菌效果,黄皮果蔗脱菌率为50%。对热处理种茎再生苗进行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热处理对再生苗早期生长具抑制作用,对中后期生长无不利影响,尤其是黄皮果蔗再生苗。干旱胁迫试验也证实,脱菌种茎再生苗抗旱能力有所增强。 本研究为我国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大规模田间调查、病菌的深入研究及病害防治提供了技术及材料基础,为今后继续研究创造了条件。
其他文献
20世纪以来,西方的艺术家已经开始探索与尝试新媒介与新材料在绘画之中的应用,以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毕加索为首的艺术家率先运用新材料进行绘画.面对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逐渐销声匿迹,而从昔日古老的编织技艺转型而来的纤维艺术却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发展成为现代艺术的新形式。将纤维艺术从传
这次全省档案工作会议是经省委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全省档案工作,讨论“十二五”档案事业规划纲要,表彰先
本试验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将双价抗真菌病基因几丁质酶基因(Chitinase)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Glucanase)导入棉花中棉所24中。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用于遗传转化的外植体的获取时期。剥去种皮的种子要经过0.1%的升汞消毒5min,并用无菌水冲洗3-5次,在苗培养基MS1中生长7天,这时的外植体易于被农杆菌感染和生成愈伤。2.抗生素筛选压的确定。经过浓度梯度实验
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既是粮食生产上的重要病原真菌,也是研究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模式生物,从
“婴戏”是以婴童为主要题材,展示社会风俗面貌,展现婴童现实生活状态的艺术作品.在中国传统艺术长河之中,婴童形象流传久远,由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原因,宋代婴戏题材的艺术
摘要:在油画人物中,人物作为承载精神的载体,表達作者的自我精神。也正是因为精神的表达,作品才具有了生命力。《存在与放逐》以寝室室友为原型,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动作和道具。通过简单的道具、肢体动作,表达人物复杂的性格形象。以多个个体反映多个群体,是对当下这一时期特定群体的生动展现。  关键词:时代影响 精神表达 油画人物画  人物画作为一种艺术家表现主观意识和自我价值的承载物,是艺术家
HarpinXooc蛋白来源于植物病原细菌X.oryzae pv.oryzicola,与其他Harpin相同,它也是不亲和病原细菌在烟草等植物上诱导HR或者HCD的效应分子。同时,HarpinXooc编码基因hrf2位于hr
摘要:舞台化妆造型艺术是建立在以人物为主体的基础上,且在塑造角色时通过对剧本中的人物精神特点进行挖掘,以此来诠释出不同的人物形象。由于舞台化妆造型属于表演前的重要准备工作,所以,需要做好化妆与造型工作,为观众塑造出生动、真实的角色。基于此,本文针对舞台化妆造型艺术与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舞台化妆造型 人物形象 特征  在进行舞台表演前需要针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从而做好舞台化妆造型
作品《盛夏》灵感来源于笔者对青春美好时光的记忆和描述.通过铜版画痕迹的特征进行创作,画面中突出痕迹的美感,以牡丹花为主要背景 ,采用浮雕的形式,烘托主体人物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