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消费的空间差异格局及收敛性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sou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作为一个国家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在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能源危及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地缘政治政策中的重要砝码。能源不仅关系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随着世界经济低迷与生态环境恶化,能源消费转型与经济、气候变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气污染具有空间关联特征,一个地区能源消费产生的废气不仅对本地区人民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会通过空气流动威胁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能源消费革命俨然不是一国之己任,需要全世界联合起来。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告诫人类不能只重视经济发展不讲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各国应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进行能源革命与能源消费转型,建立能源命运共同体成为时代之大势所趋。本文以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前人的研究现状入手,通过梳理全球能源消费研究现状、国内外能源消费影响因素构建分析全球能源消费空间差异格局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究全球的一次能源消费现状特征,并结合新冠疫情与气候变化形势下,研究全球新能源现状特征。在空间差异格局中,采用基尼系数对能源消费量、人均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强度三种指标进行测度,分析全球能源消费的差异结果及来源;运用Kernel密度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能源消费三种指标的分布形态及演进趋势;最后,进一步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其能源消费三种指标的全球收敛特征。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得出相关结论。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呈现“北多南少”、“东西对称”的分布特征,一次能源消费增长量与经济发展程度成反比,能源消费类型存在地区不均衡特征,新能源消费不断增加。在能源消费的全球差异格局方面,一次能源消费量差距不断扩大、人均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强度差距呈现下降态势,能源消费差距主要来自于地区内差距。能源消费呈现多极化现象,且能源消费量与邻近能源消费水平相关。在收敛性研究方面,能源消费存在σ收敛与β条件收敛,能源消费强度为发散。全球能源消费转型正在进行,世界能源行业开始形成一个绿色、低碳的能源新格局。本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结果可以为全球能源消费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全球能源革命提出相关建议与政策,并对新能源进行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一项立法强制性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目的为帮助劳动者退休后老有所养。长期以来事业单位采取的是退休金制度,这为事业单位人员提供了保障,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革。文章首先针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一定的探讨,最后提出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学校的职责不仅要让小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对小学生的思想、思维、行为方面展开教育,这样才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成长。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过度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情况,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小学生缺乏参与课外活动、合作探究、自主思索的机会,完全是跟随教师的脚步去学习,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比较低。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学科的理
针对我国农村综合能源建设无法照搬城市能源结构的问题,结合光伏扶贫和农村沼气循环利用模式,创新性地设计出融合农村产业发展特色的农村综合能源站,并提出优化配置方法。该模型综合考虑光伏扶贫、沼气循环利用成本、收益和农村能源站电、热、冷约束,对燃气轮机、燃气锅炉、电制冷机、储能装置等装置容量进行优化配置。以北方某贫困村为研究对象,利用当地光伏扶贫政策支持及生物质资源丰富特点,对其农村综合能源站设备进行优化
随着我国双碳政策的落实与推进及当前国际煤价的不断提升,我国以高排放的传统火力能源发电技术逐渐成为各地用电与环保的最大矛盾。而太阳能光伏具有经济实用、系统简单、减少备用、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等优点,是双碳背景下电力获取的理想途径。而作为低遮挡、高开阔的农村滩涂、沼泽等无人、荒废地区就成了光伏电场建设的理想地区。同时,在建设中也将给周围的乡村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改善。
县域屋顶光伏开发项目,不仅为地方政府增加GDP,还实现农民创收。更关键的是,屋顶光伏电站优化乡村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现在很多农村安装光伏电站,乡村振兴无法离开光伏发电,节省成本的同时改变了村貌,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屋顶光伏开发优势,讨论县域屋顶光伏开发案例,梳理县域屋顶光伏开发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总结县域屋顶光伏开发应注意问题。乡村振兴是党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
期刊
分布式扶贫光伏接入农村配电网后,网络结构发生改变。为了有效分析扶贫光伏接入配电网时电压的波动情况,利用电压分布的特性,通过半不变量得到电压越限指数和电压降落等电压波动评估指标。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以标准IEEE-33节点系统和甘肃省某实际配电网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方法能够很好地说明扶贫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农网后各节点电压的概率分布,并且能够准确反映光伏发电接入后对电压质量的影响。
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及颈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由于疗效肯定,操作简便,以及能重复实施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旋转手法有很多流派,应用最多的是定点旋转手法和端提旋转手法两种,它们对一些颈部疾病多有奇效。但由于应用广泛,加上此类手法的某些不确定因素和某些医生的手法技巧问题,也导致了一些医源性损伤发生,致使一些患者及临床医生对定点旋转类手法谈虎色变,望而却步。鉴
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着交通安全、交通效率和节能减排三大难题,智能交通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契机。探讨了智能交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的现存问题,以此提出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首先,介绍国内外智能交通在运载工具和交通系统两方面的发展现状。在运载工具方面,智能汽车与智能船舶都处于驾驶辅助阶段;在交通系统方面,国内外已经开展智慧海事系统和城市交通控制的应用。然后,提出三方面的技术挑战,即目前人工智能技
农村配电网接入台区布点少、负荷分散、供电距离长、线径偏小,随着分布式光伏在农村配电网规模化接入,可能进一步恶化农村配电网电能质量,光伏并网点电压越限问题尤为严重。考虑到光伏逆变器运行过程中多数时段存在较大的剩余无功容量,本文旨在利用逆变器剩余无功容量为配电网提供无功支撑,解决配电网电压越限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与逆变器拓扑结构,对不同接入容量、不同接入位置的分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政府在提升创新效率和促进创新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主体。山东在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山东的传统竞争优势和区域优势有所减弱,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官本位思想仍然较为严重,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较为强势,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在很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