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陇中正骨手法是以中医药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李盛华教授为代表的甘肃省中医医院骨伤同道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吸收和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总结三代学科带头人经验,不断探索与完善,总结提炼而成。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陇中正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有着良好的疗效,但目前尚缺乏临床对照研究的验证。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研究方法,观察陇中正骨手法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手法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手法治疗组行陇中正骨手法“膝骨关节炎调衡手法”治疗,一日一次,5日为一疗程,每疗程后休息2日,共4疗程。对照组行患侧膝关节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4周。患者入组后详细记录姓名、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X线分级(Kellgren-Lawrence分级)等基本信息。每位患者只观察单侧关节情况,若为双膝骨关节炎则以患者感觉症状较重一侧为准。患者入组后分别在开始治疗前(记为第0周)、治疗开始2周(记为第2周)、治疗结束后2周(记为第6周)、治疗结束后2个月(记为第12周)、治疗结束后6个月(记为第28周)时,记录VAS评分、Lequene&Mery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度指数、KOOS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根据KOOS评分计算临床有效率。结果:手法治疗组60例中因失访脱落24例,对照组60例中因失访脱落23例,最终有效病例共73例,手法治疗组36例,对照组37例。(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X线分级)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2)手法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组内比较,在第2周、第6周、第12周、第28周与第0周VAS评分、Lequene&Mery评分、KOOS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VAS评分组间比较,第2周、第2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6周、第12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Lequene&Mery评分组间比较,第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6周、第12周时、第2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者KOOS评分组间比较,第2周、第2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6周、第12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手法治疗组有效3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100%。采用Ridit分析,P>0.05,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陇中正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均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2)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相比,陇中正骨手法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起效较快。(3)陇中正骨手法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对于疼痛的远期疗效优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