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传感器的拟人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ng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人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体动作控制拟人机器人的运动,不仅对机器人的控制研究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对机器人在国防、救援、监护、物流、医疗、养老、护理、教育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随着运动数据捕获设备和拟人机器人设备日益成熟以及应用环境多样性,传统的拟人机器人控制算法已经无法满足应用需求。本文结合微软的深度传感器(Kinect)和Aldebaran的Nao机器人提出了一套快速求解逆运动学方程算法,实现拟人机器人模仿对人体运动的实时模仿控制。具体工作如下:针对拟人机器人模仿人体上肢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角度配置相似性和末端轨迹相似性无法同时保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的逆运动学迭代算法,将捕获到的骨骼数据使用几何方法进行人体关节角度计算,得到的关节值作为LM算法的初始值进行迭代。几何方法的关节值计算开销小并且使用该计算结果作为初始值可以加快算法收敛。针对此算法,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运动学D-H模型的拟人机器人上肢运动模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的10个上肢运动中,本文提出的算法计算消耗相比于原始算法减少了两倍,末端轨迹相似性和角度配置相似性平均值达到了0.047cm和98.93%。针对双足机器人下肢控制中的机器人稳定性维持问题,本文使用质心投影法作为机器人稳定性判断依据,并针对机器人支撑足面非规则图形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支撑任务模式的稳定性快速判断方法来判断重心是否处于支撑多边形内部;对于无法保证稳定性的关节角度变量需要使用稳定性修正策略来进行修正,对在支撑多边形外部的重心点本文使用了一种线性偏移修正策略,将修正后的重心点偏移转换为逆运动学问题后通过逆运动学求解算法得到可稳定站立的机器人关节角度。最后在实验中实现了对双足机器人下肢动作的控制并结合Kinect传感器和Naoqi的行走模块实现了对Nao机器人的步行模仿实验。
其他文献
北京化工大学在朋辈互助式教育的基础上,在低年级校区创新实施宿舍学长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有效促进学长与学生间的终身沟通交流,在探索长效育人机制方面取得实效。
<正>~~
期刊
[中华美景]镜泊湖的湖水很清,湖面煞像大自然创造的一面巨镜。船在上面航行,上端是山色云彩,下面也是山色云彩,船头冲破了画图,涟漪潋滟,倒影碎裂之
辅导员专业成长社群是以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通过彼此平等的对话、交流、讨论与合作,实现知识共享、专业沟通的辅导员学习与实践团体,是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与专业成长的内在诉求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医药与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及含义,其后深入分析了思维导图在中医药教学中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思维导图在中医药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应用。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南京师范大学)于2007年正式挂牌成立,是教育部设立的首批21个高校辅导员基地之一。南京师范大学基地作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本文对浙江大学女性研究生的创业认知和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的调研,对其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和创业意愿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对女性研究生自我意识薄弱、创业动机不够强烈,以及如何改变
目的研究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