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以《蒙古高原的记忆》为案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m3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电视或银幕为载体的纪录片所要传递的信息只有通过人的听觉与视觉来接收,但在纪录片所包含的信息中除了视觉与听觉部分,更多的是触觉、嗅觉以及味觉信息,也可能是任何五官都无法单独体会的情绪信息。一部纪录片需要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去弥补感官的缺失,使观众完整地体会到影片所要传递的各种信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这就需要画面与音乐的有机结合。   然而,在我国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某些传统纪实主义的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地位相对较弱,曾一度成为某些“原生态纪录片”的创作者抑制艺术的手段。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发展是对国内纪录片创作的一次全面的理性反思,开拓了纪录片创作多元化的可能,于是音乐和纪录片画面的关系也逐渐成为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争论的焦点。如今,随着纪录片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的改变,制作纪录片的手段和方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发展,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纪录片中的概念已经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了,而是构成纪录片的元素之一。但是在现今国内大部分纪录片作品中,在音乐使用的度上还是无法把握好,不能发挥好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而在学术界,除了一些相关论文之外,并没有纪录片音乐这方面的专著。   为此,本文试图以纪录片《蒙古高原的记忆》为案例,以片中的主客观音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将音乐作为一个创作纪录片的元素,为纪录片创作中的音乐表现方式,寻求创新点,同时也为推动纪录片的创作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将通过以下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纪录片中的声音;第三章,音乐在纪录片《蒙古高原的记忆》中的运用;第四章,纪录片中音乐的特点和功能。
其他文献
不诚实行为指的是表里不一、虚假的行为,常见的形式有作弊和欺诈等。近年来,媒体虽然不时曝光出极端的诈骗案件,但对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做不诚实行为的关注则较少。然而,正是这
期刊
期刊
期刊
当前的物价报道是一个两难的困惑。CPI逐月走高,使人们对通胀预期愈发强烈,任何与物价相关的报道必将引起大范围注意,这无疑刺激了记者的新闻冲动。但中国经济的健康又是另一
足球运动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运动,良好的进攻取得进球是球队取胜的必须条件,根据进球的区域来看,前场局部进攻配合是取得进球的最有利保障。通过对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前场局部进
若干年后,由于人的贪婪和自私,环境已经变得无可救药。在钞票不断填满人类腰包的同时,绿色植物却成了稀缺资源,一盆绿色植物的价值堪比黄金,一些人以养“绿色宠物”为荣。一
人际信任是在交往过程中交往一方对另一方的言语、承诺和行为可靠性的预期。安全感是个体对所处环境是否有风险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心理健康则是指个体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的不断变化,高校德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能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的德育。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近年来蓬勃发展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新的趋势,是实现终身化学习的理想途径。高校大学生是一个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