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面临身心发展的动荡和不平衡期,攻击性较高,攻击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也更为严重。本研究以攻击性人格特征量表和症状白评清单(SCL-90)为研究工具,以重庆市5所高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2年的追踪调查,探究高中生攻击性的发展特点,攻击水平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等。根据测查结果,筛选出高攻击性个体进行团体辅导干预,降低个体攻击性,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并从外显和内隐两个角度验证团体辅导这一干预方式的有效性。研究过程包括:1、对5所中学的658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重庆市高中生的攻击性概况和性别、年级、来源地之间的差异,以及攻击性与冲动性、心理健康的关系。2、对5所高中里参加第一年测试的高一学生进行了为期2年的追踪,有效追踪率为85.63%,探究高中生攻击性的发展特点,以及不同性别、来源地、高低攻击性等组别的攻击性发展趋势。3、从施测中学中筛选出60名高攻击性学生,分为干预组和控制组,对干预组进行团体辅导,控制组不加以处理,团体辅导前后对两组进行外显攻击和内隐攻击的测试,考察团体辅导干预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发现:(1)重庆市高中生攻击性在性别、来源地、年级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2)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性、愤怒、攻击性总分等指标对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尤其是敌意的预测作用最大(3)重庆市高中生的攻击性呈现了随着时间而显著下降的趋势,不同性别、不同攻击性等级的群体具有不同的攻击性发展特点。(4)团体辅导前后,干预组和控制组的外显攻击性都显著下降,内隐攻击性没有显著变化,干预组的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情况有所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