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市场在缔造了“金钱永不眠”的神话时,也接受了“贪婪”与“疯狂”的魔咒。中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市场准入门槛高和中小投资者规模庞大是我国股票市场的重要特征。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客观存在于我国股票市场,股票收益率表现出有悖于标准金融理论的异象。股票预期收益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前提与依据,合理构建适宜于我国股票市场的资产定价模型,正确认识市场因素和投资者非理性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定价的内在影响,提高我国股票市场定价效率,该研究对于把握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针对因我国市场准入限制而导致的非上市公司通过借壳或买壳交易取得上市资格的交易行为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这种交易行为可能给A股市场造成了“壳值污染”,并且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借壳或买壳交易进行整理后,发现壳资源主要集中于小市值公司。其次,本文在剔除小市值公司股票数据后,通过构建股票组合,发现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A股市场仍存在明显的市值效应、价值效应和盈利能力效应,并且中国A股市场盈利能力效应的表现恰好与美国股市相反。再次,本文采用盈利市价比构建我国A股市场的价值因子,并构建了一个包含市场风险溢价因子(-)、市值因子(SMB)、价值因子(VMG)和盈利能力因子(RMW)的CH-4模型,并对该模型解释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A股市场超额收益的能力进行了有效性分析,研究发现CH-4模型对超额收益的解释能力强于传统的Fama-French类因子模型。最后,本文构造了A股市场的投资者情绪指数并将其作为信息条件引入CH-4模型,通过进一步对模型解释A股市场超额收益能力的有效性分析后,发现新的CHIS-5模型比CH-4模型对A股市场超额收益的解释能力更强,且投资者情绪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不存在时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