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状微通道散热器强化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设备向着小型化、高集成化方向发展,面临着热流密度高、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危险,从而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寿命和可靠性。微通道散热器在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散热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新一代芯片散热技术的首选。而树状仿生结构是是自然进化演变出的能量消耗较小的结构,具有较高传热传质能力。树状微通道散热器(Tree-like microchannel heat sinks,TMCHS)具有较高的换热性能和较低的压降(?P),是改善微通道散热器综合性能的有效选择。本文基于以上背景设计了一种分形次数N=3,分形角度θ=45°的TMCHS。基于FVM(Finite volume method)方法,对不同结构的TMCHS的流动特性、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综合性能最好的散热器,为进一步强化TMCHS的换热性能提供相应的参考。首先研究了不同微通道尺寸对TMCHS流动特性、传热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TMCHS的高(H),得到了综合性能最好的TMCHS(W1=0.6,H=0.9),加热面的最高温度相比TMCHS(W1=0.6,H=0.5)下降了4K,平均整体性能系数达到了1.12。TMCHS(W1=0.6,H=1.0)的平均努塞尔数(Nuave)最高,相比于TMCHS(W1=0.6,H=0.5)的Nuave最高增加了13.83%,但是在这种情况下?P较大,整体性能系数(η)小于TMCHS(W1=0.6,H=0.9),也说明增大换热面积不一定能提高换热能力。其次通过在TMCHS(W1=0.6,H=0.9)的基础上改变微通道的宽(W),发现TMCHS(W1=0.8,H=0.9)具有最高的η=1.4,最低的?P、热阻(Rz),最高的Nuave,相比于TMCHS(W1=0.6,H=0.9)的Nuave最高增加了15.39%,是改变W中综合性能最好的散热器,也说明改变W对整体性能的提升更明显。其次在TMCHS(W1=0.8,H=0.9)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流动干扰技术,研究不同形状及数量的空腔与树状微通道耦合对其流动特性、传热特性的影响。由于空腔与树状微通道的耦合效应,空腔的长度越长?P越大,空腔的数目越多?P越大,换热性能也越好。空腔数量为5的TMCHS-X的?P相比于TMCHS,在平均雷诺数Reave=1200时,增加了9.13%;在Reave=100时,增加了1.96%;TMCHS-X的Nuave从没加空腔的5.63-18.99提高到了5.65-22.88,提高了0.4%-20%;TMCHS-X的最低Rz从没加空腔的0.269减少到0.218,减少了19%;最高的0.907减少到0.882,减少了2.8%。TMCHS-X最大的η达到了1.177,与空腔数量为3的TMCHS-X相比,增加了4.719%。空腔数量为5的TMCHS正优化的工况要多于空腔数量为3的TMCHS,且数值更大。综合考虑,空腔数量为5的TMCHS的综合性能要高于空腔数目为3的TMCHS。其中空腔数量为5的TMCHS-X是综合性能最好的散热器。最后研究了不同形状及数量的侧肋与树状微通道耦合对其流动特性、传热特性的影响。由于侧肋与树状微通道耦合效应,侧肋的宽度越宽?P越大,侧肋的数目越多?P越大,换热性能也越好。侧肋数量为5的TMCHS-TL的?P相比于TMCHS,在Reave=1200时,增加了236.48%;在Reave=100时,增加了115.65%,比加入空腔的TMCHS高了很多。侧肋的宽度对TMCHS的换热性能影响很大,无论是侧肋数量为5的TMCHS,还是侧肋数量为3的TMCHS,TMCHS-TL的Nuave都是最高的,TMCHS-EL的Nuave都是最低的。以侧肋数目为3的TMCHS-TL和TMCHS-EL为例,其中TMCHS-TL的Nuave从没加侧肋的5.63-18.99提高到了5.96-30.65,提高了5.83%-61.40%;TMCHS-EL的Nuave从没加侧肋的5.63-18.99提高到了5.64-24.86,提高了0.1%-30.1%。侧肋与树状微通道的耦合效应明显能强化换热。TMCHS-XL是综合性能最好的散热器,最大的η达到了1.185。侧肋数量为3的TMCHS正优化的工况要多于侧肋数量为5的TMCHS,其中最大的η达到了1.185,相比与侧肋数目为5的TMCHS增加了0.4%。再考虑结构的复杂程度,侧肋数量为3的TMCHS完全能代替侧肋数量为5的TMCHS。其中侧肋数量为3的TMCHS-XL是综合性能最好的散热器。综上所述,改变微通道的尺寸以及在流道侧壁加入空腔、肋片是强化TMCHS换热性能的有效途径。改变树状微通道的尺寸对换热性能的影响较大。空腔和侧肋与树状微通道耦合都能很大程度强化换热,其中侧肋的强化换热的能力更强,较少的侧肋数目就能达到效果,而空腔的强化换热的能力稍弱,需要较多的空腔数目才能达到效果。总的来说,侧肋数目为3的TMCHS-XL是所有优化的结构中,综合性能最好的,适用范围最广的。本文的工作为TMCHS的强化换热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铝合金材料由于力学性能好、密度低和价格相对便宜的优点常常被应用于化工、电子、建筑和交通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产业受限于材料性能而进入发展瓶颈期,诸多行业对铝合金性能期望不断提高,表现为材料需要兼具轻量化、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等特点。添加增强相石墨烯纳米片(GNPs)后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但却降低了材料耐腐蚀性能,而耐腐蚀性的降低则会在使用过程中负反馈到复合材料
学位
材料作为制造业的基石,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基础和先导,其发展进步对汽车、航空、信息等产业都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产业受限于材料性能而进入发展瓶颈期,传统材料性能逐渐落后于先进制造业对于材料的要求。如何改进材料性能使其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研究了碳纳米管表面涂覆ZrO2陶瓷颗粒的包覆机理。采用高能超声辅助熔炼工艺制备了ZrO2@CNTs/2A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了微量元素对再生ADC12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并对变质后的基体组织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揭示微合金化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提高再生铝合金的性能,优选了铸态性能最佳的合金成分进行热处理,并采用正交设计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表明:稀土La、Ce、Y的添加对合金的α-Al二次枝晶间距及共晶Si相有明显的细化效果,枝晶由初始的无序粗大向有序颗粒状转变,且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细化效果越明显。当添
学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性能的先进材料,在二十一世纪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汽车轻量化、建筑加固等一些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率更是不断上升,成为部分金属部件的良好替代品。但是,在一些复杂工况下这种纤维复合材料依然会面临一些疲劳失效和结构破坏的问题,这制约了纤维材料的推广应用。因此,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特性、疲劳性能展开研究有助于加深对
学位
双相镁锂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可以应用于一些轻量化的领域,如3C电子、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但相比于已经大范围应用的镁铝系类合金,其强度仍有不足。因此对双相镁锂合金强度的改变是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可以通过制备含稀土元素的双相镁锂合金达到目的。本文主要采用LZ91双相镁锂合金作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氧化铈研究制备含稀土的双相镁锂合金可能性,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本
学位
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高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在化学、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发展,轻量化钛合金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某些特殊应用中,钛及其合金的比刚度和耐磨性较低,不能完全满足这类的工况使用要求,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为了有效的解决钛及其合金比刚度以及硬度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发挥钛及其合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优势,使用
学位
电阻点焊技术因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成为了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焊接工艺技术,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电阻点焊的焊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阻点焊的工艺生产中,飞溅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飞溅的产生往往伴随着不良的焊点,而焊点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产品的质量。导致飞溅现象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在飞溅发生时通过无头绪的调节焊接工艺参数和装配参数来消除飞溅,将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和
学位
轻质镁锂合金是一种备受重视的结构金属材料,由于其高的比刚度、低密度、诱人的减振能力以及优异的电磁屏蔽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镁锂合金是工程结构中最常用的镁合金,LZ91和LAZ931合金在3.5%Na 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比常用的AZ31合金大得多,因此,通过表面改性来提高镁锂合金的耐腐蚀性是很有必要的。在各种表面改性方法中,化学转化膜不仅可以提高基体合金的
学位
随着电子设备向微型化、高集成化方向发展,设备上产生的热通量越来越高,如果不能及时的将系统中的热量散发出去,延长的热通量就会在电子设备上产生热点并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所以高功率密度紧凑型电子设备的热管理至关重要。而微通道热沉MCHS(Microchannel Heat Sink)具有传热面积大、紧凑性高、可批量生产、安装简单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最适合电子设备散热的装置。本文基于FVM(Finit
学位
随着当今核医学成像等高精尖端领域对于高质量闪烁晶体性能需求的日益严苛,用于生长闪烁晶体的提拉炉系统和控制算法的设计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晶体等径生长阶段,坩埚中固、熔体的成分变化加之固态晶体的长度变化等因素会导致提拉炉内的热量损耗处于动态改变状态,难以保持理想状态而恒定不变,因此需要通过智能控制算法来调节加热功率从而实现实时的温度补偿。经典的基于比例、积分和微分(Propagation,Integ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