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髋螺钉配合中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股骨距和小粗隆复位固定与不复位固定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住院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6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并配合中药治疗,一组对股骨距与小粗隆复位固定,另一组对股骨距与小粗隆不予处理。从一般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均获得随访。两组在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股骨距与小粗隆复位固定组为119.40±14.85min,股骨距与小粗隆不复位固定组为80.32±7.05mi n,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中失血量方面,股骨距与小粗隆复位固定组为132.79±25.62m1,股骨距与小粗隆不复位固定组108.42+21.74ml,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透视次数:股骨距与小粗隆复位固定组骨折整复透视次数9.33±1.42,股骨距与小粗隆不复位固定组5.90±1.79,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颈干角度:股骨距与小粗隆复位固定组颈干角度(°)为127.27±3.82,股骨距与粗隆复位不固定组颈干角度为126.30±6.32,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术后1年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股骨距与小粗隆复位固定组为86.54±4.12分;股骨距与小粗隆不复位固定组为82.05±6.61分;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在DHS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股骨距和小粗隆复位固定组与股骨距和小粗隆不复位固定组相比,在颈干角度、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2、在DHS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股骨距和小粗隆复位固定组与股骨距和小粗隆不复位固定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透视次数方面明显增加,但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股骨距与小粗隆不复位固定组。3、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术中应复位固定股骨距与小粗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浙大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年10月至2010年8月期间诊断的13例硬脊膜外脓肿,其中手术脓液培养诊断12例,临床诊断1例。结果中位
目的探讨腹腔神经丛乙醇注射(NCPB)对异丙酚和瑞芬维持麻醉中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ASAⅠ~Ⅲ级,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胰腺癌手术病人3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和乙醇组。麻醉方
目的:建立钛板和死骨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膜体外模型;探讨所建立的模型用于研究同种细菌在不同异物表面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可行性,从而对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病灶清除
19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引进来”的战略方式转变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的逻辑结果。主要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的
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对患侧比目鱼肌微观形态及凋亡相关蛋白FasL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对脊髓
目的儿童Perthes病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仍然是一个疑难疾病,治疗的选择仍很困难。回顾大量文献发现转子下内翻截骨术对儿童Perthes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本研究通过建立兔Pe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D34,微血管密度(MVD)在乒乓球拍样皮瓣组织不同时间,不同面积表达,研究SDF-1在乒乓球拍样皮瓣组织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在5头家猪双
生物埂和植物篱是我国黄土坡面主要的农林复合形式。对组成生物埂和植物篱的林木根系及其对系统界面的土壤水分影响进行研究,是了解农林复合系统不同组分间的竞争机理、选择复
目的:研究CD26/DDPⅣ酶活性抑制剂对大鼠肺移植术后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同系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只,行单肺原位移植。对照组及实验组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带血管蒂的髂骨瓣治疗创伤性胫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2000年01月至2011年0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骨科住院的创伤性胫骨骨不连患者60例。其中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