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底至2003年初,是中国证券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股市行情波澜起伏,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失效,券商全方位亏损导致大幅裁员和降薪,同时,中国证券市场开始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这样的内忧外患情况下,XX证券公司率先发起改革,希望能够以改组之后的全新风貌迎接未来的挑战。然而,实施过程中却展现了许多问题:定岗定编过程表现得一片祥和,但在实施过后,发现辅助部门员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而大量业务骨干却携带客户纷纷离去,有的甚至反过来成为客户的代理人。分析原因,有证券公司多年残留的人员问题,有不同部门方案设计脱节问题,也有中层管理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错误心态,同时,还有方案本身设计的局限性。 鉴于券商生存危机的根源在于盈利模式雷同、风险控制意识不足、成本控制问题等方面,因此改革的目标应该放在应该严格控制风险,实行成本控制,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上。分析日美两国证券公司改革分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也可以对中国证券公司的改革产生以下启示:定岗定编不是为了削减成本而裁员,但定岗定编的目的却应该是削减成本,应该是通过提高管理效率从而降低成本费用。证券公司是依靠其优秀的业务人员而存在的,进行改革是为了更好的使其服务于公司,而不能本末倒置。 因此,对于X X证券公司变革调整,提出以下建议:增强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对转型的紧迫感;在增强管理人员对转型的紧迫感同时,还要注意为中层管理者做好坚强后盾,使其摆脱后顾之忧;重视证券公司全员价值观的培育。 截至2005年,X X证券公司已经开始再度重组,向着一个良好的目标前进了。简而言之,这个目标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公司的整体资源,实现组织管理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实现低成本扩张,增强抗风险能力,建立快速反应的运行机制,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建设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