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机理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的研究则是其热点之一。研究局部区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驱动机理,对该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1999年-2008年10年间九龙坡区土地利用数据,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理,最后提出实现九龙坡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调控措施。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对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进展情况。(2)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区域的选取、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技术路线以及资料来源等。(3)理论基础部分,主要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依据。(4)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部分,主要介绍九龙坡区的基本概况并从不同的方面对其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进行分析。(5)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部分,利用数学模型从变化幅度、速度以及程度的角度多方面分析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并提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所面临的问题。(6)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驱动机理研究部分,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影响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因素中确定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驱动因子,建立驱动因子体系,探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机理。(7)主要针对九龙坡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驱动因素,提出实现该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建议。(8)结语部分,主要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不足之处。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1999-2008年间,九龙坡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变化结构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变化的幅度较大,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分别变化了-7.25%和6.94%,未利用地变化幅度较小,增加了0.31%;在变化速度上,分析发现2005-00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动态度最大;在变化程度上,1999年、2008年土地利用程度分别为309.66和321.25,可见土地利用程度呈增强趋势。(2)近10年来九龙坡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文因素,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影响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经济结构和农民福利;影响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可归纳为人口、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化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腰椎疾病行腰椎后路手术术后椎管内血肿发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05-2017-05收治的行腰椎后路手术者病例资料,选取术后椎管内血肿患者29例(血肿组),术后无并
<正> 一号戈。蒙阴县图书馆于70年代入藏。援略上扬,正中微起脊,锋端呈弧形三角,中胡,援、胡部均有锋刃,阑侧三穿,最上一穿近圆形,下两穿为长方形。内微上翘,后缘抹角,内上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增长,农业生产总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然而,也应当看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却
研究背景与目的:人脑胶质细胞瘤是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恶性胶质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后,其中位生存期依然只有14.6个月。放射治疗是胶质瘤重要
民间故事的类型研究意义重大。东北民间故事是东北民间文学的主体,是东北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记录了东北各族人民在特定地域中的社会生活,反映了独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已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得到了完善。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社会经济发展中各个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反映到作为一种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赖以产生及发展的环境,各种文化因素都必然在语言文字中得到体现。而谚语是人类语言中的精华,与文化因素的关系自然密不可分。英汉谚语承载着不
<正>笔者在国内一直从事教育工作,虽不敢以资深教育人士自称,但对教育的思考和探索一日未曾有过懈怠。在美国生活、学习多年后,不仅研读了许多西方教育经典,而且亲身体会到了
以家庭养老为主,土地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保障一直是我国农村的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其基本地位根深蒂固。但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和全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些